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论语义疏》是《论语》诠释的经典注作之一,它所汇集的汉魏六朝诸家注释,含有深刻的诠释学意义。首先,《论语义疏》讨论了《论语》文本与孔子的真正意旨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论语》诠释的有效性问题。其次,《论语义疏》包含了《论语》原文、汉代《论语》注和六朝《论语》注这三重义理和结构,体现出了《论语》诠释的历史性。最后,综观《论语义疏》的全部注释,可以看出《论语》诠释的两种向度,即知识的向度和意义的向度,两种向度互补、互动是中国经典诠释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2.
通过运动迷津和语言描述任务,考察情境和任务对大学生空间参考框架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放空间和目标物同背景融为一体有利于被试选择绝对参考框架。习惯空间术语对空间参考框架选择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视情境和任务之间关系而定。  相似文献   
103.
世俗化与科学的诠释学因素——伽达默尔与爱尔兰根学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世俗化与科学的诠释学因素问题,本文提示了伽达默尔与爱尔兰根学派之间的互动与分歧,以及他们在何种程度上以互补的方式丰富了德国哲学的内容。在世俗化与科学的问题上,本文揭示了卡姆拉的“世俗化”概念的两种意义,即“Profanierung”和“Saekularisierung”,提出了伽达默尔如何以卡姆拉的这一概念来解释近代科学的起源;在科学的解释学问题上,本文既分析了伽达默尔与爱尔兰根学派在科学的诠释学问题上的相同立场(即把科学的解释问题归根于语言问题),又指出他们在如何处理科学的理想语言与交流语言的关系方面之差异。  相似文献   
104.
图形视觉与心理表象眼动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娟  高湘萍 《心理科学》2008,31(6):1454-1457,1470
本研究通过比较图形视觉和心理表象以及不同认知框架下表象加工的眼动参数,揭示图形视觉加工和心理表象加工的特点.结果表明,从视知觉到视觉心理表象,眼动被币新编码,眼动模式更加简洁,视觉心理表象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认知框架影响视觉心理表象加工的眼动模式.  相似文献   
105.
特征框架效应是指当分别以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来描述给定情境中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关键特征时, 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偏好以积极框架来描述其关键特征的事物或事件的现象。特征框架效应广泛的存在于消费、医学及政治等领域。目前, 它的解释机制主要包括效价加工的认知机制、参照依赖、查询理论以及认知神经机制。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验、人格特质、计算能力以及认知闭合需要等。未来的研究应该从深入探索特征框架效应的产生根源和影响因素, 拓展其应用研究, 深入探索偏好消极框架下的特征框架效应以及探讨该现象与其它现象之间的关系等五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一以时间距离和封面故事为变量考察对认知相关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时间距离、封面故事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坏封面故事中, 人们对1年后发生的事件要比1周、5年与50年后事件的认知相关程度都高, 即最重视; 好封面故事中, 4个时间距离间的认知相关程度差异不显著。研究二在1周、1年、5年和50年四个时间距离下, 探讨封面故事、框架和概率对风险偏好的影响, 结果表明:仅当时间距离为1周时, 不同概率在坏封面故事中风险倾向的差异显著。同时, 大概率下, 封面故事、封面故事与框架的交互作用对风险偏好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表现出在坏封面故事中, 与负面框架相比, 正面框架下风险回避的比例更高, 符合框架效应。结合研究一、二发现框架效应正发生在认知相关程度最低时。  相似文献   
107.
框架效应是指框架的改变导致个体对同一问题的备择方案产生偏好转变的现象。Tversky和Kahneman的系列研究证实框架效应普遍存在,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 众多研究者发现个体特征会影响框架效应的稳定性, 这些个体特征主要包括人格、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年龄和性别等。我们将来应该进一步从认知和情绪的角度, 全面研究框架效应个体差异的心理机制, 构建动态、综合的框架效应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以经营店面为背景设计决策材料,采用2(不确定性容忍度:高/低)×2(损益背景:损失/获益)×2(选项描述框架:积极/消极)×3(损益概率:高/中/低)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不同任务情景下个体不确定性容忍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确定性容忍度主效应显著,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不确定性容忍度与损益背景交互作用显著:在损失背景下,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在获益背景下无此效应。不确定性容忍度与选项描述框架交互作用显著:在积极框架下,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在消极框架下无此效应。这表明,不确定性容忍度对风险偏好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损益背景和选项描述框架的调节,具有情景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9.
韩玉昌  张健  杨文兵 《心理科学》2014,37(3):549-554
采用ERP方法,考察了不同认知风格被试在决策过程中的框架效应。分析的脑电成分为N200和P300成分。结果发现:场依存者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场独立者;场依存者诱发的N200和P300平均波幅均显著低于场独立者;大脑右半球的N200和P300平均波幅均显著高于左半球。这些结果表明,场独立者在决策过程中更具有理性,基本不受决策问题表述方式的影响,且该决策过程主要发生在大脑的右半球。  相似文献   
110.
文化与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有一个语言表达式就是“大众传媒”。它立即就让我开始思考,我们使用该词多长时间啦?曾经有个听众回答说:从1933年就开始使用了。但当时我不得不说“不对”,1933年有点太晚了,如果在那之前大众和媒体都不存在,那么1933年就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