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教育无国界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也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采取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的形式加大吐人对汉语和中国的教育的认识,文章从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运作形式,阐述了孔子学院发展近四年多来对世界的影响和世界对汉语和中国教育的国际化认同以及对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2.
社会认同作为个体在群际和内群体层面的社会联结,总体上对抑郁产生了积极影响,表现为认同程度、认同重要性、认同群体数量以及认同变化的影响等4个方面。现有研究从需求、认知和行为层面探讨了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中介因素,并检验了身份认同动机和消极群体评价两个调节因素。社会认同视角下的4种理论分别从社会医治、心理资源、认同变化以及认同层次等不同角度解释了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心理机制。未来应厘清社会认同对抑郁的深层影响机制,重视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调节因素,及建构社会认同影响抑郁的能动-共生模型。  相似文献   
143.
企业社会责任归因是指个体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背后的动机进行主观推理和判断的过程与结果, 也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通过梳理以往研究, 从个体、领导及组织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员工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因素, 同时从社会交换和组织认同视角深入剖析企业社会责任归因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明晰不同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独特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 基于归因理论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形成机制, 同时研究多种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影响, 考察归因对企业社会责任公平启发机制的影响, 并基于中国情境开展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4.
如何善用权力惠及于民既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也是一个关键的管理实践问题。以往学者主要关注组织情境中权力对亲社会行为的消极作用, 对积极作用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梳理组织中权力正向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文献, 发现责任感知在权力促进亲社会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掌权者在行使权力时会考虑自身需求、与他人的关系, 以及与组织的关系, 从而增强责任感知, 且不同路径会受个体层面、人际层面和组织层面的潜在因素影响。权力通过责任感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综合模型, 对组织以及掌权者如何善用权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5.
本研究探讨了控制感、自我认同、对政策支持的感知等因素如何影响老年人的生命意义感。通过对300多名来自北京、香港和台北的老年人的调查,发现控制感和政策支持对老年人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显着,二者不仅主效应显着,同时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政策支持在控制感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高政策支持感增强了控制对生命意义感的正向作用;自我认同在控制感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果对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与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6.
摘要:采用实验法从外显和内隐两个层面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心理融合的促进效应及其机制。实验1采用最简群体范式,通过重新范畴化操纵共同内群体认同,测量外显心理融合,结果发现,共同内群体认同显著促进了心理融合;实验2以民族群体为被试,采用GANT范式,从外显和内隐两个水平进一步探究共同内群体认同对民族心理融合的促进效应,结果发现,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了外显和内隐心理融合,感知相似性在共同内群体认同和心理融合间起中介作用。两个实验证明了共同内群体认同可以在外显和内隐两个水平促进心理融合,其促进作用是通过感知相似性实现的,也证实了GNAT范式在心理融合研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7.
新课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之菲 《心理科学》2005,28(3):723-726
本研究是在了解新课程背景所倡导的教师角色的基础上,对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教师在职业角色认同上可以分两个组:“高认同组”和“一般认同组”。在调查的十个教师职业角色中,“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处于角色认同排序的前三位,“教师是专家”、“教师是教育家”、“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处于排序的后三位,其余“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学生的心理顾问”;“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和“教师是学者”居中。教师所处的学校类型、教师性别和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在职业角色认同上有非常显著和显著的差异。小学教师的职业角色认同要高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又高于高中教师。女教师的职业角色认同要高于男教师。学校行政领导的职业角色认同要高于普通教师。  相似文献   
148.
儿童角色认同对记叙文记忆与理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1,24(2):181-183
通过考查儿童对不同类型记叙文的记忆与理解的情况,探讨儿童角色认同对记叙文理解与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角色认同有助于儿童对记叙文的记忆与理解。而且,这种角色认同是已具备基本书面语言能力的儿童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提示对认同没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文章采用自编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对79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由学校认同、利他行为、责任意识、人际和谐和资源保护等五个因素构成;职称和学校等级对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高级职称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低级职称教师;省一级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市一级学校教师,而市一级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区一级学校教师。  相似文献   
150.
吸毒者回归社会的过程:归属与认同的剥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与问卷测量的方法,对吸毒者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复吸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他们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不利的社会处境是高复吸风险的诱发因素,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吸毒者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程度都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社会缺乏对戒毒人员有效的社会支持;归属剥夺是导致复吸的危险性因素,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后缺乏亲密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