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1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11世纪,宋代易学家邵雍详细阐释了先天图;17世纪末18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二者具有何种关系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首先认真地梳理和辨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其次从反思先天图和二进制的文化意义出发,得出以下结论二进制是纯粹的数学方法,先天图是意蕴丰富的哲学符号,二者区别甚大,没有实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民间美术是中原文化中最朴素、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形式,它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并有其强烈的历史传承性,是我们伟大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表现,其形式丰富多彩,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我们通过分析民间美术产生的渊源和视觉表象,探询和认识中原民间美术审美意蕴和审美精华,阐述河南民间美术的形态、现状及对其传承与保护的措施,从而对民间美术如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3.
密尔的美德学说有其实质内涵,又有其政治意蕴。前者是说,美德与智力、审美一样,都是我们运用和发展自己的高级官能而获得的,所以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基础,同时,美德又有伦理维度,即是一种能关注社会利益,具备公众情感的道德品质;后者是说,美德既然是获得幸福的基础,所以培育和促进人们的智力和美德就是优良政治的最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物质生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其精神生活,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使现代书籍设计所呈现的审美特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逐渐成为了当前书籍设计人员所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5.
王娟 《美与时代》2014,(4):88-88
宋代的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它标志着中国绘画高峰的出现。北宋时扩大了“翰林图画院”的规模,并确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绘画考试升级制度,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工笔花鸟画家。他们在绘画上重视写生,即:外师造化。故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风格各异。这一时期文人画也逐步形成,并涌现出-大批以四君子为题材的花鸟画作品,从表现手法上看,也属偏工一路。徐熙之子徐崇嗣承其祖业,创立了没骨工笔花鸟画,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6.
郑东 《管子学刊》2003,(4):15-21
《管子》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蕴涵着丰富人学思想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库。《管子》在人欲横流、思想动荡的大变革浪潮中完成了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挖掘。《管子》的人学意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发掘人的独立性价值;二是“人与天调”思想,提倡人的和与合,从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关系中发掘人的完美性价值;三是“长年、长心、长德”思想,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养生,从人自身的发展中发掘人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7.
陈丽 《佛教文化》2010,(3):53-55
<正> 似乎没有材料证明迟子建有虔诚的佛教信仰或深厚的佛学造诣,但她的获奖名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确实透露出浓郁的佛学意蕴。也正因为内含深厚的佛学意蕴才使这部小说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一、对生死无常的沉迷  相似文献   
108.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好的标题如画龙点睛,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旧中国的老报人们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读之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09.
借助现象学存在论阐释,《老子》的美学意蕴展现为:“观”的审美态度,“有无相生”的生存体验,以语言悖论为特征的美学话语。它们奠定了中国美学尤其道家美学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10.
美是无法言说的,美学却是要去言说的。现代美学要走出古典美学的本质主义的陷井。手指指月而手指非月,美学要说好那些可说的,让人去通过所说领悟那些不可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