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李新培 《法音》2006,(10):38-39
9月13日,座落于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交界地带,被誉为“北方峨眉”的中国香河第一城大安寺隆重举行恢复落成庆典暨永寿法师晋院、佛像开光法会。  相似文献   
222.
道教素有“夜观星象”的传统。据《楼观本起传》记载,“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问道授经,此大教所由兴也”①。道教宫庙称“观”而不称“寺”或者“庙”,与道教夜观天象的传统或许有最为直接的关联。道教为什么重视天文学,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遗风之影响,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同时,道教从“天人合一”、“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道教神学理论体系建构,道教各种内外丹养生修仙方术的发展和完善,需要道门中人掌握一定的天文学知识。…  相似文献   
223.
《五台山研究》1988,(2):48-50
大唐内供三藏灵仙者,日本国南都兴福寺僧也。贞元二十年(西纪八○四年)从藤原葛野磨渡唐。负籍长安,卓锡右街醴泉寺。适罽宾国三藏般若欲翻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以灵仙通晓华梵两语,声名藉甚,遂请监掌笔受并译语,终始从事,译讫上进皇帝焉。时唐宪宗元和六年(西纪八一一年)三月也。帝欢喜不已,御制冠序。后灵仙赴山西省代州紫府五台山,历咨金阁寺、铁勤寺。  相似文献   
224.
1、巩县石窟寺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河南省巩县石窟存一经幢,署文“前率府长史王元明奉为亡父母洎亡妻、见在兄弟、合家大小、六亲眷属、一切众生建立此幢,咸同此福”。时间是开元19年(731年)11月15日。该幢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一篇,言及五台山崇拜之由来。文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者,婆罗门僧佛陀波利仪凤元年(676年)从西国来自此土。到五台山次,遂五体投地向山顶礼曰:如来灭后,众生潜灵。唯有文殊师利于此山中汲引苍生。……举首忽见一老人从山中出来,遂作婆罗门语谓僧曰:‘……然汉地众生多造罪业,出家之辈亦多犯戒律。  相似文献   
225.
杨笑天 《法音》2002,(4):37-44
根据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关于加强三国佛教交流的精神,由中国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和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共同发起,由河北赵县柏林寺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于2001年10月1日至10日在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26.
大理崇圣寺始建于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经历代的扩建和重修,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佛教寺院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是南诏、大理国最著名的皇家寺院,有“佛都”之称。  相似文献   
227.
佛教新闻     
王立新 《法音》2001,(2):40-42
  相似文献   
228.
229.
潘跃 《法音》2015,(6):65-66
5月26日至6月1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云南省参观学习并举行佛事活动。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班禅到香格里拉市噶丹·松赞林寺、香巴拉文化博览中心、云南佛学院藏传佛教分院、德钦县飞来寺等地举行佛事活动,为僧众和信教群众念经祈祷、摸顶赐福。28日一早,噶丹·松赞林寺桑烟氤氲、灯盏通明,400余僧人组成“色彰”队,高举经幡,早早列队等候在寺庙正门两侧。  相似文献   
230.
党伟龙 《法音》2015,(6):36-44
一、缘起"海外华裔青少年佛教夏令营"是笔者的一个构想,根据现有资料,尚未发现国内大陆地区举办过类似活动。该构想来源于笔者曾亲身参加过的两个夏令营:国务院侨办组织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系列夏令营(作为领队和教师)、河北柏林禅寺组织的"生活禅"夏令营(作为营员和义工)。前者主要面向海外华裔中小学生,邀请他们回到自己的祖(籍)国——中国,生活一至两周时间,其间安排了汉语课、文化课、文娱活动、参访名胜古迹等内容,将中华文化教育与游玩度假相结合,受到海外华人家长及其子女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