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13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921.
从我国农村健康保障现实出发,认为建立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是反贫困的迫切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树立公共健康投资理念、政府职能转变与市场机制结合等.  相似文献   
922.
《中国天主教》2004,(6):49-50
一名越南年长主教表示,国内的福传及信仰培育正因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及信仰理性化抬头而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923.
杨玉昌 《现代哲学》2002,1(4):109-116
本文探讨了叔本华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折之间的关系,认为叔本华在西方现代哲学史上具有转折点的意义。这表现在,一方面,叔本华通过确立意志哲学背离了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的传统,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和现代人本主义,另一方面,叔本华又通过否定意志而回归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的传统之中。论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澄清了西方哲学现代转折的根源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24.
模糊道德事件中权威对儿童道德推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使用模糊道德事件来研究儿童权威概念对其道德判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权威的个人特征对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模糊道德事件的研究材料能诱发儿童根据故事情境中的权威观点来进行判断;模糊道德事件判断结果表明儿童的独立道德判断立场会因为较高级别权威(校长和教师)的相反观点而改变,但很少会因为低权威或无权威者(班长与普通同学)的相反观点而改变.  相似文献   
92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它不仅涉及环境和自然的问题,更与人文因素或人文精神相关联。儒家富有人文精神,其对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思考,是在“仁”与“诚”的基础上,追求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但它以过分强调道德因素而易走上泛道德主义。  相似文献   
926.
《学海》2019,(3):132-138
公共行政的本质是相关主体基于其意向而生成的行动网络,是为实现美好生活、建设美好社会而采取的行动总体。强调行动意义的公共行政最初酝酿于20世纪社会科学领域再次用实践理念思考人类社会,对社会生活机构与运转进行反思的实践转向,在反思传统理性主义秩序基础上审视行动逻辑的重要性。其次,因为建构主义的本体论及知识观在公共行政领域的运用,公共行政是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行动经验的建构过程,需要关注互动性的结构化实践过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立足于中国社会—历史语境及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公共行政行动主义指向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生活,需要在行动理论既有的知识体系中"前进—逆溯",找寻构建本土化公共行政行动主义的可能。  相似文献   
927.
孟娟 《心理科学》2013,36(5):1273-1277
虽然现代心理学一直想摆脱哲学的束缚与羁绊,但心理学的发展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不同的认识论取向。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解释学哲学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三种取向的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对象本质的理解、知识形成的途径、研究结果的表现形式以及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各执己见,由此展现出三种不同的心理学风景。经验主义认识论注重事物各种特征的描述,经验材料的收集,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以揭示现象的规律与法则。理性主义认识论关注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结构,主张用信息加工、记忆检索、图式与结构、感觉输入等方式获得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并以形式结构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解释学认识论则注重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理解,重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张以语义的言说阐明研究结果。在未来,心理学仍需寻求完善的认识论基础,真正确立适于人性的心理学研究方式,以期展示人的完整本质。  相似文献   
928.
采用单因素两水平(同伴肯定、权威肯定)的被试间实验,探究扩展群际接触干预下,不同的肯定类型对改善同性恋态度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1)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比较积极,对同性恋群体的内隐偏见比较明显,二者存在分离现象;(2)扩展接触可以改善对同性恋群体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3)扩展接触情境下,相比同伴肯定,权威肯定能够明显改善对同性恋者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相似文献   
929.
任亚辉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8,31(6):1421-1423
基于不同的理论预设和方法学路线,组织咨询心理学领域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研究取向,即经验实证取向、临床治疗学取向以及实践-知识创生取向.文章在系统阐述三种取向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就组织观、研究方法、实践特征等同题对三者加以分析比较,并指出了各取向所面I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30.
西方社群主义的正义观及其对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可以为我们批判地借鉴,当代西方的社群主义正义观就可以在尊重个人合法权利、培养公民美德、弘扬集体价值观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