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魏秋江 《心理科学》2012,35(6):1478-1483
权力线索指人们判断权力所依赖各种信息,其能预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除以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的形式直接影响人们的权力感知外,权力线索也可利用人们对其在空间和数字上的心理表征,间接影响人们的权力判断。各种权力线索的具体效应仍存争议。为此,学者已开始关注现有线索去伪存真、分类和标准化等问题,还从生理视角对其加以验证,并探求新的权力线索  相似文献   
162.
沈汪兵  袁媛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7):1169-1180
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性的内核, 是个体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上产生新颖独特且实用观点或产品的思维形式。文章基于社会文化的三层次模型, 分别从文化观念、文化活动或经历以及文化工具三个层面, 围绕人性价值观、中庸取向、非价值性文化传统、海外旅居、多语种学习、以及文化工具所涵盖的文化规则、符号和实物七个方面阐述了社会文化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未来研究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从文化与社会因素的依存性、个体差异控制、文化和创造性思维的类型差异以及多重研究取向协作四方面深入。  相似文献   
163.
情境事件、关系取向与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菊  佐斌 《心理学探新》2008,28(3):88-92
该文采用问卷方法探讨了情境事件、情绪和关系取向与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和职业均影响着人们对关系满意感两个维度的评价。消极事件直接影响个体对关系不满意维和满意维的评价,导致个体的不满意感产生,而积极事件则只能通过情绪间接的影响着个体对关系的评价。关系缘分观能够解释人际关系满意感。结论:情境事件和关系取向均影响着人们对自身人际关系满意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4.
先秦诸子论名,旨在匡正名实相怨的时弊,公孙龙也不例外.但是其以实正名的学说宗旨,却并不为同时代诸子赞同,以致荀况斥之为"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究其原因,乃公孙龙所论之名,与此时代之一般理解旨趣殊异.概言之,公孙龙看到了"名"的两种用法,即名既可命物(个体物),是为"物名",亦可命实(个体物的性质),是为"实名".公孙龙特别强调的是为当时人所忽略的后者的意义,其价值与其说是逻辑的,还不如说是形而上学的.不管是与公孙龙的同时代诸子相比,还是从其后的中国哲学发展的思维取向来看,这一发现和阐述都是独特且别具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5.
科学哲学     
本文首先讨论科学哲学的起源与重要性。其次,本文考察如下基本问题:理论客体的实在论性、理论与经验的区分、科学解释、归纳、科学检验等等。本文所涉及的观点包括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科学解释的不同模型、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亚决定论、整体论、被理论渗透的经验、不可公度性等等。本文所涉及的学派包括逻辑经验(实证)主义、实在论及关于科学的实用主义、历史(科学史)转向与相对主义。最后,笔者会谈一谈科学哲学的新近发展方向及笔者对其在中国与西方将来发展的前瞻。  相似文献   
166.
李艾丽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8,31(6):1438-1440
关于选择偏好可变性的心理机制,新联结主义框架下的联结网络模型强调决策是动态的随机的过程.其中,多备择决策场理论强调由心理场距离决定水平抑制强度的线性关系,渗漏竞争累积模型强调主观价值评价过程中非线性的规避损失偏向.  相似文献   
167.
本文讨论了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在西非的历史与现状,社会功能与最新发展趋势.首先探讨卡迪里教团和提加尼教团在西非的发展过程,认为以这两个苏非教团为代表的苏非主义主导了近代以来西非的伊斯兰教;其次,苏非主义与西非的政治关系密切,西非现代政治背后也有明显的苏非主义因素;第三,20世纪中期以来,西非苏非主义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宗教政治环境,瓦哈比主义的到来与世俗民族主义思潮对其构成一定的挑战,但是新苏非主义的发展趋向继续成为破解困局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8.
德国现象学家舍勒的思想庞杂多变,对于他晚年提出的哲学人类学的意义及在舍勒哲学中的地位,众说纷纭.本文论证其哲学人类学实是舍氏伦理学提出的伦理人格主义的发展和完成.  相似文献   
16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英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兴趣在过去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较大的波动.从只是停留在经济和社会理论方面,对马克思的哲学研究极少,到50年代后期重大历史事件对左派的影响使得一些人以新的方式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新左派".20世纪60年代末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时期.在哲学上的回应是分裂为两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80年代后期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使得左派遭受了世界性的大范围的溃败,马克思主义被拒斥为过时了.许多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许多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发生了转向,马克思主义浪潮的衰退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之后马克思主义仍然为理解现代社会的问题并且对他们做出回应,提供了最全面和有力的理论资源,因此它的复兴似乎在继续并且在加强.  相似文献   
170.
刘玮 《学海》2008,8(2):122-130
作为当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人物,施特劳斯和斯金纳都力图用政治思想史的资源回应现实政治问题.斯金纳倡导在语境中理解政治思想,促进共和主义的当代复兴,施特劳斯则试图在政治哲学文本的历史解读中突显哲学的永恒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