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阳崔鹏  吴明证 《心理科学》2022,45(6):1436-1442
本研究旨在探究智能机器的道德决策速度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人们对其的信任程度。研究分别以智能机器与人类为道德决策主体,采用2(决策速度)×2(决策内容)的被试间设计进行研究发现,对于智能机器和人类,道德性决策均会使人们对其信任,而快速道德决策提高了人们对智能机器的信任程度;此外,研究发现能力感知是智能机器道德决策速度影响人们对其信任程度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人们对智能机器与人类的道德决策速度知觉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1 纳米医学带来对医学技术本身的反思 纳米医学带来人们对医学技术本身的反思。纳米机器可以奇迹般地自组装生物制品和医药,进行人体血管的清洗和介入治疗,修复损坏的器官、进行人体肢体再生、人体整容等,这将大大改变医疗和生物技术的现状;模拟生物系统的各种各样的智能材料,这类材料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王治东  罗海旗 《哲学分析》2023,(1):61-74+197
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十分重要的概念体系、思想内涵与逻辑架构:其一,生产工具与生产主体的相互构建是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其二,机器工具的应用(包括科学技术的应用)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合谋同构是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成熟的显著标志;其三,生产工具、机器体系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三维结构是生产工具理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科学依据。这三个方面逻辑关系密切,呈现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的体系性和发展的进阶性。  相似文献   
14.
成伯清 《学海》2011,(5):5-11
现代城市,无论是四处蔓延的外在空间还是置身其中的内在体验,都越来越令人难以捉摸。而使用隐喻,即以我们熟悉的经验领域的图式和形象来描述和叙述我们不熟悉的乃至无以名状的现象,是常见的认知和表征策略之一。事实上,针对城市,人类已发明了诸多的隐喻,从"有机体"到"机器"再到"网络"等等。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隐喻之间的演变,就是在同一时期,也存在着不同隐喻之间的竞争。而占据主导地位的隐喻,不仅充当了想象的框架,也会限制对可能的发展策略的抉择。本文在追溯了城市隐喻的谱系之后,着重从增长机器和景观两个隐喻的角度,反思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潜在问题,尤其是增长联盟和辉煌意识形态对于城市规划和发展策略的深层影响。如何让城市真正成为适宜共同生活的家园,是我们在社会建设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一个急迫问题。  相似文献   
15.
鲁宝 《世界哲学》2023,(1):35-47
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在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批判理论中一直以来是备受重视的研究热点。阿尔都塞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诊断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隐秘机制,他将资产阶级统治归属于无意识的表现性结构问题,这种表现依托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质询”与“物质铭刻”机制。列斐伏尔进一步将阿尔都塞阐释的机制明确转换为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实践的具体再生产问题,通过“空间生产问题式”对抽象空间霸权给予总体性解蔽。阿尔都塞与列斐伏尔的论题都受到了拉康主义观点,即镜像主体与家庭关系的分裂式再生产的强烈影响。“镜像”“机器”与“空间”便成为拉康、阿尔都塞与列斐伏尔通过精神分析、意识形态批判与现代性空间批判揭示社会关系再生产机制的三个关键隐喻。他们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分析视域,却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实践的科学话语。反思三位哲学家在该问题上的贡献与局限对深入理解马克思生产关系再生产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徐向东  陈玮 《世界哲学》2023,(2):126-137+161
在目前所能设想的人类增强技术中,通过生物医学手段来增强人类道德被认为是最没有争议的。但是否确实如此关键地取决于我们对道德的本质和来源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的认识和理解。通过集中考察英格玛·佩尔松和朱利安·萨瓦勒斯库对道德生物增强提出的倡议,本文尝试表明,鉴于人类道德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开放性,鉴于我们目前对人类道德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仍然缺乏充分明晰和系统的认识,利用生物医学手段来直接干预大脑以“增强”人类道德的做法不仅并不成熟,而且也未能充分正视自由与其他重要的人类价值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任晓明 《世界哲学》2005,63(4):97-105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引起哲学范式的转换,从而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纲领.逻辑机器哲学是传统哲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哲学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人与计算机的类比,探讨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心智的可能性以及有关的哲学问题.从本质上看,勃克斯的逻辑机器哲学及其人=机器人论题建基于心智的计算观,而心智的计算观不断地受到了严重的质疑.人工生命的进化研究成果表明,心智的计算观的困境是可以摆脱的."人工意识"的计算机生成和进化系统的动力学研究,将为拯救和发展心智的计算观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伊协月华印刷有限公司在大厂成立本刊讯1995年4月28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同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就共同组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大厂月华印刷有限公司"在大厂县政府礼堂举行了签字仪式。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宛耀宾、副会长阿伊明、马云福和大厂县委...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哥德尔吉布斯演讲中针对物理主义的一个论证,我们称之为"哥德尔析取式论证"(GDA)。除了强调GDA是一个值得分析哲学家重视的哲学论证外,我们还讨论了物理主义针对GDA可能的反驳以及站在哥德尔立场上对这些反驳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在山村教学那会儿,虽然是小学,可班上孩子的年龄都不小,有十五六岁才上四五级的,而一年级里10岁以上的学生更是占大多数。有一段时间,班上一个14岁的男生很是沉默,他叫沈浩,一打听,才知道他在家自己研究一台农用机器,却把机器弄坏了。本来他就学习不好,怎么学也是茫无头绪,这一下更是打击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