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6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678篇
  35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周慧 《现代哲学》2006,(2):59-65
该文试图考察福柯的自律的话语理论并反思考古学的症结。文章从“历史先天”这一关键词出发,阐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如何将对话语的实证描述和探索话语构成的先天规则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其在对话语的形式分析的同时,超越传统哲学深陷其中的三对矛盾:“经验-先验”、“我思-未思”、“本源的隐退-回归”。围绕着“陈述”的三个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福柯为此所做的努力,即打通共时与历时之隔,经验与先验之分,实现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联姻。文章最后指出这种自律的话语理论的症结所在,认为福柯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跳出“有限性解析”的窠臼。  相似文献   
22.
选取130名学前儿童,采用“找钱币”欺骗任务和标准误信念任务,研究学前儿童欺骗及欺骗策略的发生、发展。结果发现:随年龄增长,采用“破坏证据”和“说谎”欺骗策略的人数呈下降趋势,采用四种联合策略的人数则呈上升趋势;即使3岁儿童也能出示“破坏证据”和“说谎”这两种行为主义的欺骗策略,但“制造虚假痕迹”的心理主义欺骗策略在4岁以后才开始出现;3岁、6岁儿童的误信念理解与欺骗策略不相关,而4岁和5岁儿童的则相关。  相似文献   
23.
冯源  苏彦捷  张莉 《心理科学》2006,29(3):757-760
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一直有争议,本文从行为实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发现:3岁以前的儿童表现出人之初性本善的特征,对他人比较宽厚;3岁到4岁之间随着心理理论的增长,表现出道德水平下降,心理理论和道德水平两者之间出现交互作用。5岁以后的儿童由于心理理论的逐步完善,显现出越来越明确的“镜子行为”,即: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谁对我不好,我就对谁不好;原有的善性被外界恶性刺激掩蔽。  相似文献   
24.
关于条件推理的E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抽象的条件命题作为实验材料,测定13名大学生在完成MP、AC、DA、MT推理(推测判断任务)和基线任务(记忆判断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初步探讨不同推理类型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这是使用ERP技术来研究条件推理脑机制的初步尝试。结果发现,五种任务所诱发的ERP早成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头皮前部的左外侧额区和左颞区,MP与DA推理与基线任务相比,均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正成分(450-1100ms),在右外侧额区则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负成分(450~1100ms);与之相反,MT与AC推理与基线任务相比,在左侧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负成分(450~1100ms),在右侧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正成分(450~1100ms),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左右脑在推理中的认知功能以及四种推理类型之间存在的差异所致,同时也表明推测过程主要激活了左右侧的前额部、颞叶等区域,基本支持Goel等人的双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25.
聋童执行功能发展:聋童与正常儿童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标准Dimensional Change Card Sort任务(DCCS),对76名智力正常的3~8岁聋童和78名3~5.5岁的正常儿童进行了对比测试,旨在考察聋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结果发现,3岁组的聋童和正常儿童在DCCS任务上的表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正常儿童在4~4.5岁时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期,而聋童要在6岁时才有快速的发展,到7岁后才相当于正常儿童5岁的发展水平,大约滞后2年。研究认为,造成聋童执行功能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1)语言符号系统和聋童特有的符号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2)聋童可能存在计划和灵活性的缺陷;(3)聋童可能存在命名和标识策略上的困难和注意机制的缺陷。结合关于聋童心理理论发展滞后于正常儿童7年以上的报道,心理理论发展和执行功能发展在聋童身上表现出较大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26.
有关进化心理学局限性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6,38(5):784-790
进化心理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新取向之一。这一新取向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但是它自身的核心假设、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却存在着局限性。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局限性:第一,进化心理学的核心假设是心理的模块性观点。依据这种观点,心灵由大量功能各异的心理模块组成,但是来自于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都表明这种观点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第二,进化心理学从过去的角度理解现在,所依据的事实大多是推测性的,更多的是一种历史叙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研究不具备可证伪性,不符合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第三,在认识论方面,进化心理学继承了社会生物学的传统,有意或无意地夸大了基因的作用,贬低了个体发展过程中其它因素,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基因决定论的虚假性  相似文献   
27.
对植物状态生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植物状态生存的判定和分类,从人的本质分析植物状态的生存价值,从生物学、社会学角度分析植物状态生存与死亡的区别与联系,认为植物人仅仅是生物学上的不完全生命状态,在社会学意义上,他是死亡个体。对我国卫生费用的现状进行评估,从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对植物状态生存者维持或放弃治疗进行了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28.
一、重玄学思想之渊源南北朝时期重玄学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大量士族文人加盟道坛,并运用重玄的思维方式注疏老庄,希望在提升道教理论品位的同时,建构道教圆融的经教体系;另一方面是由于佛道之争的需要,使得道教不得不自觉地加强自身教义理论建设,以期与善于精思析理的佛教  相似文献   
29.
若水 《中国道教》2006,(5):21-25
王重阳创全真道,以“屏除幻妄,独全其真”为宗,直指个人心性本原。王重阳立教虽以“三教归一”为标志,但根本教旨却源于道教内丹性命之学。而其崇尚心性了脱的精神旨趣实有受于唐代重玄学的趣韵,他把重玄趣味浓厚的《清静经》作为日常修持典要之一,即是例证。王重阳“心本是道,  相似文献   
30.
焦桂美 《管子学刊》2006,(2):97-100
全面考察蜀汉经学家及其著作是研究蜀汉经学走向的重要依据。通过考察,蜀汉经学的特点可综括为三:从理论形态上看,以古文经为基础的兼容今古文是蜀汉经学发展大势;从学术传承上看,师承之外兼重家学;从著述讲授上看,由重阴阳灾异转为较少以谶纬灾异解经。蜀汉经学是在渐变中求发展,但与魏吴尤其是曹魏相比仍有一定的滞后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