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黎新农 《天风》2004,(3):27-30
《圣文集》的编辑与形成及以色列民灵命成长的关系。希伯来圣经分作三大部分,按体裁、内容和成为正典的先后,分别是托拉(五经)、先知书和圣文集。其中圣文集中的书卷被纳入正典的时间最晚,但这并不表明其内容和来源一定很晚。比如《箴言》中就有许多很古老的乡间俗语、警训,其来源甚至比成  相似文献   
152.
黎业明 《中国哲学史》2007,28(2):121-128
湛若水与严嵩有同门、同年、同事之谊,两人交往相当密切。湛若水与严嵩的交往及其对严嵩的颂扬,都不是在严嵩位高权重之时才开始的。因此,湛若水为严嵩《钤山堂集》作序并对严嵩加以颂扬等事,与其说是趋炎附势、党附权奸,还不如说是同门、同年、同事之间的溢美之词、奉承之语。  相似文献   
153.
朱熹的德刑观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法制思想中的德刑理论,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特点,在政刑德礼系统中定位德刑而趋道,在传统德主刑辅基础上揭示本源而求中,在倡导以严为本时有限定而非重。只有准确把握朱熹德刑观的内涵,才能科学地揭示其地位和价值,从中获得以德以法治国安邦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4.
《天风》2010,(10):34-35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于9月18日上午,在会所举行了《刘良模先生纪念文集》首发式。《刘良模先生纪念文集》的编辑出版是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为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6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旨在以此纪念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爱国爱教的前辈,  相似文献   
155.
这两天看香港作家亦舒的文集,其中有篇文章很合我心意,叫《从宽处理》。文章大意是说,她的生活哲学是宽松处理法——买衣服不要那么紧身,大一码好了,会觉得很舒服;和人约会,时间不要定在大清早,以免他人紧张;写作时,实在写不出长篇,就写个短篇  相似文献   
156.
杨升南 《管子学刊》2012,(4):123-124
冶铁术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曾起过划时代的作用,恩格斯指出,铁"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原料"。因此,在研究中华文明史时,探讨冶铁技术起源的时间及地点,就是一项具重大意义的学术课题。我国冶铁技术起源于何时何地,一直时是学术界探讨和争论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对于起源的时间有商代说、西周说、西周晚期说、春秋早期说等,  相似文献   
157.
在“孺子事例”中,外在主义在解释为什么“援手”对个体具有权威性时遭遇困境,无法为“援手”进行辩护.朱熹的伦理学提供了一种以外在主义为基础的调和性框架:第一,承认价值实在论;第二,“仁”是对价值实在论的受动回应能力,在面临孺子入井时必然产生“恻隐”,“恻隐”是唯一的动机性及辩护性理由.这种主张拒绝了主体经验的关涉,对一个没有任何善、好、对或者恶、坏、错价值经验的主体而言,援手是必然的.如果主体依照的是由“入井”的价值事实所引起的“恻隐”而行动,则援手是获得辩护的;如果行为者所依照的是某种理想的价值信念或者利益的追求,则援手无法获得辩护.朱熹的框架既包含了外在主义对于规范性的权威的认同,又包含了内在主义关于行为解释的主体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8.
人类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物质层面的普遍繁荣和社会的极大进步,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它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然而,科技并非只是意味着幸福、享乐和希望,它也给人们带来了忧愁、痛苦和危机。由于科学技术的极端功利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原则,导致技术理性膨胀,人的价值理性的失落,偏离了人的根本目  相似文献   
159.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悙实,“后避英宗旧名改悙颐”(《伊洛渊源录·濂溪先生事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元公。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终年五十七岁。他曾建书堂于庐山之麓,堂前有溪 以濂溪命名,晚年在此定居,后人称他为濂溪先生。  相似文献   
160.
林培泉 《天风》2002,(4):38-39
去年三月中旬,郑玉桂牧师、林志华牧师和黄玉官牧师到南京开会,金陵协和神学院的福建籍同学邀请三位牧师座谈。与郑牧师座谈真是毫无拘束,老人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座谈一开始就把同学们的拘束感一扫而空。座谈会上同学们提出不少实际性的困难请郑牧师帮助解决,郑牧师耐心地答应一一解决,并且还答应赠送给我们每人一本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