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韩艳秋 《法音》2009,(7):20-24
禅宗史上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并得到广泛传播的是慧能所创立的南宗禅。南宗禅思想使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逐渐地贴近和融入了现实人生。它所触及到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生命观汲取道家及孔孟等先秦哲学家的思想,尊重生命的自然欲望、自然冲动;在价值层面更追求道义上的责任、精神上的超脱;否定了鬼神的存在而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天、性、心的自然性决定了人之生命的本真;义、辨、群的本质决定了人之生命的向善;鬼、怪、神之消失奠定了生命的美感.荀子的生命观是先秦儒道生死观的批判性总结.  相似文献   
13.
友直 《天风》2012,(3):10-10
2O11年12月28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发挥宗教界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的文章,在谈到“促进宗教健康发展”时,王局长说:“要鼓励宗教界加强教风建设,回归宗教本真,倡导爱国、敬业、  相似文献   
14.
李贽思想有着非常异端的一面,也有着非常传统的一面.异端相对理学正统而言,传统相对原始儒学而言.李贽人性哲学的势利自然和伦理本真,正是这两方面结合的产物.从中可以管窥晚明思想异端向原始儒学回归.  相似文献   
15.
尽管海德格尔和亚里士多德实际上都把共在视为人的基本规定,但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共在的论述更为详尽,他从家政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视角揭示了共在的诸种具体形态。海德格尔呼吁个体此在摆脱在公众意见中的沉沦,转向独立判断之本真状态。亚里士多德在很大程度上尊重群众意见,但是他更加关注的乃是卓越个体的意见如何在公众生活中发挥引领作用。海德格尔认为,本真共在之实现有赖于个体此在自主、自觉、自愿和自由地联合。亚里士多德认为,唯当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理智方面有了心悦诚服,在利益方面有了共存之互信,共在之诸种形态才能通达本真之境界。  相似文献   
16.
王丽心 《法音》2010,(3):59-59
<正>本刊讯2月6日,海南省佛教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在海口市阳光大酒店召开,来自全省各个市县的71名佛教四众弟子及省委统战部与政府宗教部门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海南省委统战部田德毅副部长莅  相似文献   
17.
魏文星  李贺敏 《法音》2000,(6):42-42
本刊讯5月9日,中国佛教协会、山西省佛教协会和以宗务总长木越树为团长的日本真宗大谷派大谷莹润显彰碑落成纪念法会东本愿寺参拜团一行140余人,在山西省交城县玄中寺隆重举行大谷莹润显彰碑落成纪念法会。上午9时30分,净土古刹玄中寺旗幡招展,钟鼓齐鸣,全寺僧众在山门欢迎日本参拜团的到来。接着,中日双方至大雄宝殿和祖师殿,先后诵经、礼拜拈香、上大供,然后一同到大谷莹润显彰碑前举行揭碑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代表中方讲话,盛赞大谷莹润长老为中日友好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展示了大谷莹润长老1…  相似文献   
18.
布衣暖,暖的是一种心境;菜根香,香的是一种胸襟。心境平和的人必定是幸福的,胸襟豁达的人必定是快乐的。幸福快乐往往十分简单。布衣在身,依然可以举止优雅,从容洒脱;菜根在前,依旧可以知足陶醉,回味绵长。悠闲地流连于山水之间,与阳光雨露为邻,感受鸟语花香,让生活回归到本真淳朴的原色,又何尝不是一种大度与睿智呢?淡泊名与利,心存天地宽。华衣虽美,却未必熨帖;美食虽精,却未必可口。经过膨胀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董元静 《天风》2018,(6):17-18
他们穿着传统的苗族服装,带着泥土的气息,却能用四部和声,完美地演绎顶级音乐,用生命本真来抒发,"唱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如果说,圣经真理是基督教的领航旗帜,那么教会文艺就是我们信仰不可忽视的软实力。而教会文艺的中国化,已成为今天教会发展的迫切课题,是实现"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第一,教会文艺中国化的首要形态,是优秀的布道文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儒家崇尚人的德性,本想以德性约束强权;但儒家与君主专制的结合与相互利用,在扩张了德性之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虚伪的流行。道家对虚伪道德做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主张回归本真。但具有真诚之德性的,正是儒家的真君子,而非道家的“真人”。在中国历史上,虚伪与赤裸裸的恶、伪君子与真小人相生相伴,形成一个个怪圈。要走出这一怪圈,当从确立真诚之德性始。而要确立真诚之德性,必须回归于德性自律,并以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