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6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围绕“道”的信仰,道教历史上对《老子》的注本众多,各种注本通过对《老子》之“道”这一基本哲学范畴的解释,作为其立说的基础,其中《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两部较早的重要注本,对“道”的不同解释,体现了道教形成过程中基本思想的重大转变,对研究早期道教的特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船山认为,《大学》所言的正心与诚意即是《中庸》所言的存养与省察,两种功夫皆围绕着道来进行。正心之心,即是程子所言的志,正心即是持志,其所志者即是道;正心之功,敬以居持此道也。诚意之诚,如朱子所注,乃是一个实字;诚意之功,充实正心所持之道也。无正心所持之道,则诚无从以充实;无诚意之充实,则所持之道为空、为虚。充实者,即物、即物理以实之;道于正心诚意,一本万殊者也。由其一本,故非增益于所性之外;由其万殊,故充实有体熟用便之别。  相似文献   
93.
在宋明儒学中 ,“无善无恶”之说有两义 :一是对本体“至善”之遮诠 ,一是指境界上的“虚而无执”。以此两义来衡量蕺山的思想 ,可发现蕺山具有丰富的“无善无恶”思想。虽然他有不少言论是批评此说的 ,但均未能切中“无善无恶”说的本义 ,而是在王学末流之弊的当下刺激下有为而发的 ,非称理而谈。因而 ,也就不能据此否认其有无善无恶思想  相似文献   
94.
妙华 《佛教文化》1994,(3):23-24
主持寄语 日前我去看望一位年过花甲的长者,进门吓了一跳:他在倚墙倒立!待他老人家将自己顺过来之后,问讯练的何功?老人哈哈一乐,擦擦脸说:什么功也不沾边,只不过坚持练此倒行、倒立之法有年,故尔红光满面、心气舒坦、精神头足!现在将这则趣事拿来,如果硬要比附本栏的“于颠倒中显精神”,恐读者有以为图解之嫌。但往深里想想,既然人之身体时常可以如此颠倒,其效甚佳(当然绝非人人都可去试),那么人的精神又为什么不应当“颠倒”一番——顺便建议您联系上期第25页的“人生颠倒是情痴”一块读,“颠倒”果有大乐、大悟在其中否?  相似文献   
95.
既然要修行,首先就要做到孝亲,知恩报本,这不仅是大道慈悲的显现,也是从基本人道反证先天妙有大道的一条捷径,这样才能渐渐合道。 知恩报本,本是什么?本不仅是说要孝顺、恭敬。这个“本”的本质,就是归真合道,永脱轮回。怎么做呢?告诉大家一个法门,就是孝道。  相似文献   
96.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除了本我、自我之外,还存在着超我的状态。本我、自我互为存在,相互作用,超我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状态。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老虎、派、"食人岛"分别代表着一个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李安用一个自救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97.
讨论了敦煌《坛经》几个版本以及校本的标点与校勘问题。对"本官"还是"本贯","作佛法"还是"作佛","真心"还是"直心","心在住"还是"心不在住","住漕溪山"还是"往漕溪山","遍相付嘱"还是"递相付嘱",以及"无记空"还是"无记。空……"等校勘和标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供有关学者深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8.
李林艳 《学海》2015,(4):43-48
如何从社会学角度解读毕福剑事件?本文结合中国社会独特的个体化路径,围绕舆论关于毕福剑事件的争论,诊断我们时代道德生活的转变及其面临的困境。本文认为,我们时代面临从群体性道德向以权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道德的转型,而领域的分隔、身份的分隔阻碍着现代社会道德的形成。只有在制度上为个体自由设定合理的边界,才有望打破领域和身份的分隔,在平等、尊重和沟通理性的基础上重建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99.
帛书及楚竹书、阜阳汉简<周易>的面世,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周易>经文的研究视野.东汉熹平间,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以熹平石经作为今文标准本,熹平石经遂成为后人研究、界定汉代经今、古文的重要依据.然今以帛<易>考之,汉初人们以隶字抄书,并无严格的今、古文区分,故熹平石经作为分辨汉人今、古文的权威,只是为平息当时的今、古文之争.汉唐人以自己所见之有限的古文本而定其"古文某作×",今以竹书校之,方知其所见之古文本及其古文字,与战国竹书古文本多有不同.而由今本与竹书本多有相同相通者考之,知今本确为古文本无疑.随着帛<易>的出土,有本师传授的今文<易>在亡佚千余年后又重现于世,对弄清<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一些疑难卦爻辞原旨,厘清汉人今、古文经学的发展与演变,无疑有重大的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0.
陈坚 《宗教学研究》2005,46(3):91-97
谈"善"论"恶"是宗教中的永恒话题,但宗教中的"善恶"并非仅仅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善恶,而是包括宗教修持意义上的"善恶".一般而言,"善"是有助于宗教修持的,但是贝施特和智顗却分别站在犹太教和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立场揭示了"恶"对于宗教修持的积极作用,阐明了"恶"的宗教价值,尽管他们所说的"恶"的内涵不同.其中贝施特主张"恶"中分有"善"的神性,通过"恶"可以回归上帝;智顗主张"恶"中本具"善"的"实相",通过观"恶"的"烦恼心"可以达到解脱.可以说,在"恶"的宗教价值这个问题上,贝施特和智顗进行了一次跨宗教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