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14篇
  21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从“四端之心”开始,以经验知识的解释进路来叩问良知之存在、表述良知之呈现,存在着一条值得被注意的哲学史发展脉络。通过简要梳理这一哲学史源流,并特别说明杜维明、黄勇在回应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分别提出的“体知”与“动力之知”理论,我们可以认为,以经验知识的进路解释良知如何呈现,需要以良知不学而能的先天性与其呈现于经验中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给予“经验知识如何触发良知”和“良知如何运用经验知识”两个核心问题以有效的解释。同时,认知能力的提高与经验知识的积累都影响了主体对当下道德场景的把握,从而也参与到良知直下的判断中。  相似文献   
972.
孟子的“养气”工夫,自二程提倡以来,便成为理学的核心话题之一。朱子老师李延平的独到理解丰富和发展了这个话题。他极为突出养“夜气”的地位,而对“浩然之气”采取回避的态度。在他那里,“浩然之气”和“夜气”虽然都是人体内生之气经过义理规范、调顺出来的结果,但有着明显的区别:“浩然之气”是实践主体在“养勇”、应事的情境中出现,带着外发、刚硬的色彩;而“夜气”是学者明显思维、情感活动停息后自然呈现出来的,更具内敛涵养生发的品格。虽然“养夜气”、“体验未发”两项工夫相近,但前者更方便初学者下手。这正是延平主动引导朱子从事“养夜气”工夫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3.
张弘弛  成旋  毛伟宾 《心理学报》2023,(7):1049-1062
先前研究表明,事件边界会增强边界处来源记忆、削弱跨边界的时间顺序记忆,但对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权衡关系,以及内在的、具有社会性意义的变化作为事件边界是如何影响记忆的,尚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奖赏预测误差(reward prediction errors, RPE)作为事件边界,通过两个行为实验和一个ERP实验,探讨RPE事件边界对时间顺序记忆和来源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RPE事件边界增强了边界处信息的来源记忆,高RPE事件边界引发了记忆权衡效应;相对于事件内/非边界条件,跨事件/边界条件记忆的正确提取诱发出更大的N400波幅,时间顺序记忆的激活主要集中在头皮中前部,来源记忆的激活主要集中在头皮中后部。本研究表明,事件边界的切分强度是影响记忆权衡效应的重要因素, N400成分可能是反映事件边界对情景记忆的整合与切分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74.
学者将李斯“焚书坑儒”归罪于荀子的做法有待商榷。荀子固然有“以政摄言”思想,主张以暴力手段对待异端邪说,但这并不会导致“焚书坑儒”,因为此事乃李斯行商鞅、韩非之说所产生的结果。在战国末期,即将建立的统一政权且日臻成熟的君主专制制度已不能容忍诸子“不治而议论”,“以政摄言”由此而生。不过,由于荀子将礼义之道视为评判学说是否为“异端”的价值标准,故“以政摄言”不至于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据此,该说仍展现着儒家“道尊于势”的观念,并区别于法家“以政摄教”之说。  相似文献   
975.
《孟子》很多文本可以从与动机相对之后果的角度加以分析。孟子对后果的考量贯穿于整个道德行为之中。良心中内含对理想后果的期待,这是我们真情实感的流露,如果在道德行为中没有对后果的期待,这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状态。当正常的道德行为无法实现期待的后果时,基于对后果的预估,可以采取权变的方式加以调整,这是“经权之辨”。虽然后果是外在的,不由自己掌握,“得之有命”,但其实现却有一定的方法可寻,这是“求之有道”。期待与预估的后果都属于设想的后果。当实际的后果与设想的后果不符时,“行有不得”,要以此为契机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反思,这是“反求诸己”。后果不由自己掌握,这会使得道德行为受到外在限制,但我们仍然要坚持道德的理想,这是“性命之辨”。孟子对后果的态度是基于肯认的超越,对其作义务论或后果论的解读均有失片面。  相似文献   
976.
黄旺 《哲学动态》2023,(1):52-60
德里达和利科分别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源初时间进行了批判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哲学立场。比较这两种批判思路,能使解构哲学和解释学展开对话,从而激发进一步的哲学思考。德里达认为源初时间还不够本源,在源初时间之先还有更古老的延异在运作;利科认为源初时间同时要以派生时间为基础,后者能构成对源初时间的丰富和增强,两者相互奠基。这两种批判的共同之处是都借助某种中介或派生性事物来反对源初时间的绝对优先性。区别在于,德里达更强调其中的差异、不一致的记忆一侧,而利科更强调辩证法对差异、不一致的再次克服的叙事一侧。  相似文献   
977.
15-17岁少年元记忆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以自编测试材料对15—17岁少年进行元记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元记忆能力的记忆策略与记忆监控有中度相关。元记忆能力与回忆量有高度相关。元记忆能力、回忆量与记忆时间呈中度负相关。元记忆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受教育因素的影响。推理能力、材料的难度也影响元记忆能力。另外,本实验还尝试将其它一些评价方法用于元记忆研究中。  相似文献   
978.
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崇好  黄希庭 《心理学探新》2001,21(3):17-19,35
用21个被试研究了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发现,判断标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有显著影响。判断标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可能说明了不同判断标准下,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方式不同。实验再一次证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不是以搜索为基础。  相似文献   
979.
讲道与备题     
高建国 《天风》1997,(9):37-38
我们每一个讲道的同工,不管是老的工人还是新的工人,大家都希望能把讲道的工作做好,所讲的道能给听众有深刻的印象,使听众得到实际的帮助。但是如何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