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那一年,我站在闵园,问同行的周老先生:“什么是誓愿?”  相似文献   
22.
吴明 《佛教文化》1996,(2):25-27
上面几期禅定漫谈中,我们概略地讲了如来禅和祖师禅,也就是由凡夫的禅而说到圣道的禅,又由小乘的禅而说到大乘的禅,又由渐教的禅而说到领教的禅。总之,就是由如来禅说到了祖师禅,愈说愈高,似乎已到极点。但是这些都只是显教的禅,现在要进一步说说密教的禅,也就是秘密禅。学密教的禅,一定要有学显教禅的基础,或者说要有显教禅的基本功,否则就难以“由显入密”。佛法是讲显密圆融的,但圆融不碍差别,修持还得有次第,才能如理如量。大家都知道,圆融显密,本不应分冷显密高下的,因为佛法是圆满具足的。但在修持过程中,为了教学…  相似文献   
23.
爱任纽     
李亚丁 《天风》1995,(8):39-40
爱任纽是第二世纪最有影响的基督教神学家、宣道家,他是一位坚定地反对一切异端、维护教会纯正信仰的卫士,又是一位博学多识、品德高洁的教父。  相似文献   
24.
敦煌遗书P3931号写卷,为五代甘州回鹘国的一宗汉文文献汇抄,包括49件文书。其中第4件文书是印度普化大师五台山巡礼记,为五台山的失传史料,作者缺名。今将其文释录标点于下,以公同好。大周昭王代,佛山西天;汉明帝时(衍)朝,法传东夏。自后,累有三藏,携瓶来至五峰。玄奘遇于德宗,波利逢于大圣;前无垢藏幸遇庄皇,此吉祥天喜逢于今圣,师乃生长在摩竭陀国内,出家于那烂陀寺中;唐标三藏普化大师,梵号啰么宝利祢缚。早者,别中天之鹫岭,趋上国之清凉。历十万之危途,岂辞艰阻;登百千之峻巅,宁惮劬劳。  相似文献   
25.
必兰纳识理是元代畏兀儿佛教高僧和佛经翻译家。他通晓畏兀儿、蒙古、汉语、藏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具有深厚的佛学造诣,用蒙古语翻译了七部佛经,对元朝佛教文化的承传与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入仕三十多年,历经元朝中期的六位皇帝,被元廷尊为“三藏国师”,在佛教界声名显赫,对元代藏传佛教的发展及佛经的翻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太贤博采众家学说,形成自己对《大乘起信论》中阿梨耶识的解释。他对元晓与法藏的思想进行了大面积的直接吸收,但是元晓与法藏两种阐释的矛盾之处,并未成功会通。他的解释当中,可以见出唯识古学、玄奘系唯识新学两种不同思想的影响,亦有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的痕迹。法藏的一心具有不变、随缘二义的思想,成为太贤《起信论》阐释的基本思路,他将这一思想应用于对阿梨耶识之和合的阐释。太贤又以一心论的思想为理据,用如来藏思想来统摄阿梨耶识的心识学说。  相似文献   
27.
单虹泽 《孔子研究》2018,(6):101-108
在中国思想史上,对情感的讨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代理学倾向于性情二分,且呈现出一种性体情用的关系,使情感受到了理性的压抑和限制。阳明心学调整了宋代以来的性情关系,使情感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并获得了本体论意义上的独立性。这样的一种情感本体,需要在致良知的具体实践中得到呈现。致良知展开为"着实用功"和"自然用功"两个向度,在阳明肯定个体自然情感的同时,一种纯任自然的工夫进路也得到承认。依此进路,在阳明后学那里,良知逐渐转变为一种"情识",而致良知也逐渐发展为"作用是性",展现出一种情识而肆、以欲为理的思想倾向。这是心学将道德情感自然化,以自然知觉之发用为致良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8.
邹相 《中国宗教》2018,(8):40-41
一、少林文化走进澳大利亚 20世纪80年代末,少林寺武僧团在海外各国巡演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少林功夫、少林文化逐渐成为海外民众认识少林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1999年11月,澳大利亚咏春拳武术总会、澳大利亚澳中基金会先后到访少林寺,盛情邀请永信法师率少林文化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访问交流。鉴于少林文化的殊胜影响力,2000年初,澳大利亚当地政府邀请少林寺僧团前往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29.
张一兵 《学海》2011,(3):155-161
青年海德格尔在"那托普报告"中突显出一种全新的功用性交道世界观。在这里,本体论被建构为生命活动的存在论,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你的存在方式就是我照料故我在。并且,我们交道故世界在。可是,这个交道性的周围世界就是沉沦。由于生命此在的个体已经将自己交付于交道性的非本真的关照性在世,所以他必然失去本己性的独立性,只是作为常人沉沦于世界。  相似文献   
30.
本文探讨与分析了原始及部派佛教的"六识"说,尤其从心识与五蕴、与十二处、与十八界、与心所、与其他诸法、与四缘的联系上,指出"六识"说存在的局限,而正是由于这些局限,才必然导致更为严密、周详,尤其非心理主义的唯识学的"八识"说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