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张祯 《天风》2006,(1):46-46
作为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离开家人的照顾,自食其力,单独生活有多么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2.
传统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需要满足正态分布等前提假设,且无法提供研究结果可重复性的证据.而Bootstrap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不必满足正态分布的前提假设,利用已有的测试数据,以评估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可靠性.Bootstrap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作为传统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的有力补充,克服了其未提供研究结果可重复性的不足,为心理学研究者特别是量表编制者提升研究结果的社会应用价值及可靠性提供了统计方法学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3.
释演相 《佛教文化》2013,(4):120-121
众所周知,《金刚经》是佛教最核心的经典之一,而“有”和“无”则是佛法中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只言片语难以尽述。不过,古印度有句名言,“尝一滴水可知大海的成味”。因此我想,我们可以从一个细小的话题谈起,或许能够见微知著,窥一斑而得全豹!那么,这个话题是什么呢?就是“佛陀到底有没有说过佛法?”  相似文献   
194.
特质推理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主题,它包括有意图的特质推理和自发特质推理。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蓬勃发展,研究者开始探讨二者的神经机制。fMRI研究表明,特质推理期间主要大脑活动定位于mPFC和TPJ这两个广泛脑区,有意图和自发特质推理分别更多地激活mPFC与TPJ。ERP研究发现,P300是特质推理期间与不一致信息探测和解决过程相关的EEG成分,有意图和自发特质推理在时间进程上大多同步,却激活了不同脑区。总之,当前已积累了较多可信的脑成像证据,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探讨特质推理的神经机制是未来较有前途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5.
孔子的德治思想体大思精,但其基本立足点和重心,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治官",可以说,有德者之治和有道德之治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诉求。孔子的德治思想首先强调的是有德者之治,总是把"为政之德"放在最优先、最重要的位置上,作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加以考量。孔子所主张的有道德之治涵盖了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是以下四大要义:一是珍惜人的生命,尊重而不是肆意剥夺人的生存权;二是减轻赋税,让民众过上相对富足和殷实的生活;三是任人唯贤,形成贤者进不肖者退的局面;四是重视教化,提高民众的道德礼义素养。孔子德治思想中具有超时空、普适性的真知灼见及价值取向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6.
河南省商丘县西关清真寺,位于黄河故道之南,豫东平原正中,系河南省东部最古老、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聚居在寺周围的穆斯林人口约二千多。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他们中有的经商,有的从政。  相似文献   
197.
为考察自然联结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中部地区6所高校四个年级共7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自然联结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抑郁;(2)生命意义感在自然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然联结对大学生抑郁的直接效应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效应均受到了感恩的调节,且这两种效应均在感恩水平较高时更为显著。在前半路径中,感恩增强了自然联结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在直接路径中,自然联结对抑郁的影响在感恩水平较高时更强。研究结果对于预防大学生抑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8.
中观心论·入决择瑜伽师真实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清辩所造《中观心论》(含颂文和注释),其中第五品《入决择瑜伽师真实品》专门驳破唯识的主张,大乘佛教因此遂裂为中观和瑜伽行(唯识)二派,史称“空有之诤”。这一品曾由佛学家吕敬在20世纪50年代依藏文译本翻出,但一直没有正式出版。今整理者据金陵刻经处所藏稿本刊出,供印度哲学史、佛学和梵藏文佛典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9.
Blackburn等的ModalLogic是一部优秀的中高阶教材,但是该书中对Bull定理的证明存在着不少疏漏。本文对之进行了修正,同时给出关键步骤的简化证明。  相似文献   
200.
蔡李平  王沛 《心理科学》2012,35(1):38-43
总结并分析了影响语义 P600 效应产生与否的五个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关键词和论元之间的语义关联性;语义-主题关系的潜在可修正性;有生性违例;语境;实验任务。在此基础上,概述了由语义 P600 效应发展而来、或验证了的两个主要理论观点,即“两种并行神经加工流”的观点和扩展论元依附模型。最后还对语义 P600 效应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综合性研究;跨语言研究;工作记忆的影响;表面相似 ERP 成分之间的区别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