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142.
葛蕤 《天风》1994,(7):13-13
由上海市基督教两会安排我与闸北堂王萍同工于1994年1月24日至29日去金山县阮巷教会领为期一周的培灵会。 (一) 始于1935年的阮巷教会,是一幢置身于树木花草园里独特的教堂建筑,近100平方米。培灵会作息时间表醒目地贴在门上,培灵会从早上6:30开始,到晚上9:00结束。从晨更礼拜到晚礼拜,一天有4次聚会。  相似文献   
143.
正2014年11月4日晚,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梵·高的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以5500万美元落槌。画面上,紫色、橙色的罂粟狂野地绽放,还有几朵清新的雏菊,透出作者的潜意识——我将离开这个世界,带着隐藏在心里的所有爱恋。从27岁学画到37岁谢世,梵·高在短短的10年里画了两千多幅画,他死后,每一幅都是天价,生前,却连土豆都吃不起。要说怀才不遇,这世上,还有谁,比得上他?梵·高活着的时候永远"奇  相似文献   
144.
工笔人物画自产生以来,在绘画本体美学特征上就一直弱于绘画的伦理美学特征。从晋唐至宋朝,绘画创作的功能由侧重于政教、宗教宣传转向了侧重于个体或群体的玩赏娱悦,艺术形象则渐渐地成为形神兼备、物我交融的个性化创作。文人画家李公麟是北宋人物画向精致文雅演变的关键人物,他的白描人物画的出现正是对人物画的新阐释。  相似文献   
145.
张同明 《天风》1994,(2):53-53
久居喧嚣的闹市,心里常会羡慕乡村生活的淡泊。据说现在乡村、山寨福音事业很兴旺,可见那里更是美地了。我想这是因为乡人、山民的手脚头脑都比城市人来得干净,精神面貌诚朴、坦荡,容易相近,不像城市中一些人,市侩之气盈身,处处充斥着虚假、猜忌,处事斤斤计较、生怕吃亏。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心被玛门之类的东西占领了,缺乏神的话。  相似文献   
146.
田雨 《天风》1994,(8):17-18
5月25日,记者在官头乘上渡轮,专程去采访教会姊妹拥军服务的事迹。大约一个小时,客轮靠上了川石岛。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诱人的海岛,此时,正值汛期,渔舟纷纷聚拢而来,渔民们正将一筐筐被海水洗得十分清爽的海蛰皮卸上码头。记者蹬上海岛,委实置身于一股浓浓的海风、海味之中……  相似文献   
147.
他们吃亏么?     
张涌泉 《天风》1994,(9):29-30
对于钱,是个热门话题,尤其在目前发展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处理好信仰与生活上的具体问题。但有些主内弟兄姊妹,对钱与主的轻重关系,也未必已弄清楚,以致不能有美好的见证。人的立足点只看到钱,认为有了钱就有一切,神的立足点是生命,  相似文献   
148.
蔡博生 《天风》1994,(8):45-45
当我得悉主里尊敬的郭学道牧师息劳归天,一时间不知说什么才好,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前些天还翻阅他主编的《潮州三自》和他写的《悟道五十二讲》,追寻他作圣工的脚踪。我还来不及读完他的文章,他就先在主里睡着了。  相似文献   
149.
父亲是个菜农,一辈子种菜,卖菜。我总是听乡亲们说,父亲不仅菜种得好,而且卖得也好,乡亲们都羡慕父亲有这个本事。  相似文献   
150.
李林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12-112
《红处方》是毕淑敏第一篇长篇小说,它从心灵层面叙述了吸毒人员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况。被称为“文学的白衣天使”的毕淑敏费尽心血将毒品串联成成一个血与泪的故事,该作品也被称作“中国第一部戒毒小说”。小说中三个女性人物和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有密切联系,体现出“三我”之间的冲突。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析小说,可以从新的视角来解释冲突及悲剧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及吸毒引发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