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6篇
  3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文章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研究中同伴团体界定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四种方法以被试选定的人群作为界定同伴团体的方法,以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为标准确定同伴团体的方法、运用社会测量法确定同伴团体的方法,运用社会网络技术确定同伴团体的方法的应用情况和优缺点,并对社会网络技术进行了着重介绍。  相似文献   
92.
中学生对同伴群体和家庭影响力的判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情境故事判断、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访谈法对495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32名中学生进行了群体访谈,结果表明:1.在“告发同伴错误行为”、同伴中流行的“暗语”、穿同伴中流行服装和听同伴中流行的音乐四个情境中,从初一到高二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从接受父母影响向接受同伴群体影响的转变趋势.各情境中,从初二到高一年级是从接受父母影响向接受同伴影响的一个敏感的转变时期.2.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学生对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判断表现出一种水平的演进,起先是在服从权威的水平上,然后逐渐向回避不良后果水平转变,第三种水平表现为工具性地处理社会关系,最后达到协调社会关系的水平.3.同伴交往较多的青少年,大多表现出外倾、人缘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等积极的个性特征,表明同伴交往与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有重要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青少年与其同伴在身体不满意和饮食失调上的同质性及其原因。方法:采用荷兰饮食行为问卷、进食障碍量表对24个班的青少年进行三波次追踪测量。结果:(1)青少年与其同伴在身体不满意、节食上存在着相似性,在贪食上不存在相似性。(2)青少年的身体不满意和节食受同伴影响,会与同伴逐渐变得相似。(3)青少年并不倾向选择与自己身体不满意和节食相似的个体构建同伴团体。结论:青少年与其同伴在身体不满意和节食上具有同质性,其原因基于同伴影响效应,而非同伴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94.
该研究探讨了校园排斥和初中生内外化问题的关系,结合资源保存理论,进一步考察同伴关系(条件性资源)与核心自我评价(人格特质资源)对该效应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校园现实受排斥量表、同伴关系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焦虑抑郁量表和外化行为倾向量表,对辽宁省2所中学54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校园排斥对于初中生的内化及外化问题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在校园排斥与内化问题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校园排斥与外化问题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校园排斥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内外化问题:一是同伴关系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核心自我评价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同伴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5.
儿童的孤独感及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孤独感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孤独感的社交需要理论认为孤独感是对社交需要未满足的反应,强调孤独感的情感或感受层面;认知加工观主张孤独感的产生是因为个体对觉知到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强调孤独感的认知成分。同伴交往4个水平上的变量会影响到孤独感的产生,而孤独感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也会对同伴交往产生不良影响。未来研究应该多从家庭功能与同伴交往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孤独感的产生机制,对孤独儿童的干预研究也有待开展  相似文献   
96.
幼儿对生气和伤心情绪倾向同伴的接受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洁  徐琴美  王珏瑜 《心理科学》2007,30(5):1229-1232
本研究通过生气-伤心两可情景,考察了116名4~6岁幼儿对生气和伤心倾向同伴的认知偏好,并通过二选一的封闭式访谈考察幼儿对生气和伤心情绪结果的理解,以反映幼儿的偏好原因。结果表明:①从认知上看,相比生气倾向的同伴,幼儿更偏好伤心倾向的同伴。②5岁、6岁组幼儿比4岁组幼儿更偏好伤心倾向的同伴。③在情绪结果理解上,幼儿认为生气引发他人更多的远离,伤心引发他人更多的目标恢复、道歉和趋近。可见,生气倾向的幼儿比伤心倾向的幼儿更不被同伴接受。  相似文献   
97.
青少年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705名初、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和同伴提名法收集数据,探讨了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以及对二者关系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结果表明:(1)自尊与攻击的相关系数为-0.21,这说明低自尊与高攻击有关;(2)回归方程纳入自控后,自尊对攻击的预测在统计意义上不明显,表明自尊通过自控对攻击产生影响,自控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起着中介的作用;(3)社会地位对自尊与攻击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它调节着两者关系的强度;(4)社会影响对自控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8.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一场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磷。顾磷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与同里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历史上说他“有知人鉴”,就是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就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他关照的方法不是奖掖,而是让他“落榜”。  相似文献   
99.
田相娟  曹衍淼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20,52(12):1407-1420
累积压力假说与匹配-不匹配假说均可解释远端和近端逆境对个体抑郁的影响,但鲜有研究考察遗传基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和DNA分型技术,对970名青少年进行间隔3年的追踪调查。分别以母亲消极教养、同伴侵害为远端和近端压力指标, FKBP5基因多位点累加得分为遗传指标,考察三者对青少年抑郁的交互作用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在男青少年中, E×E×G显著。当累加得分较高、同伴侵害水平较高时,母亲消极教养显著负向预测抑郁,符合匹配-不匹配假说;累加得分较低时, E×E不显著,但倾向于以累积压力假说的方式发挥作用。女青少年中, E×E×G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在男青少年中,累积压力假说与匹配-不匹配假说均可阐明抑郁的发生机制,分别适用于携带不同FKBP5基因多位点累加得分的个体。  相似文献   
100.
为探讨儿童所属非正式同伴团体的选择和适应过程,选择469名小3、初1学生参加了为期2年的追踪研究.儿童同伴团体和学校适应(社会行为、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的资料取自包含同伴评定、教师评定和学校记录多种渠道.研究发现,(1)儿童选择与自己在学校适应方面相似的同伴组成同伴团体;(2)同伴团体不仅在成员构成还是在学校适应的团体特征上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3)儿童在初测时所属同伴团体的社会能力越强、社交性越高、学业成绩越优异,则其两年后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也越好,如果所属同伴团体存在同伴拒绝或学业问题,则儿童在两年后被同伴拒绝和出现学业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