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韩立新 《哲学动态》2012,(10):13-22
1714年,曼德维尔以未署名的方式发表了那本在当时引起广泛争议的著作《蜜蜂的寓言》,提出了一个近代社会特有的悖论:"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蜜蜂的寓言》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发现了近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个严峻的事实,即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相反关系。一般说来,个体与整体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2.
正哲学一向以抽象与晦涩为特征,抽象是指它追求远离经验的对象,晦涩则是指玄奥的思想或表达方式。前者通常以形而上学的面孔疏远人,后者则以貌似深刻的神情玄惑人。这一印象是受思辨哲学影响的结果。哲学史上即使存在这样的现象,也并不能代表整个哲学发展的全部状况。不仅西方哲学史上充满机智有趣的问题,在中国哲学中也不乏直观、深刻且富于吸引力的案例。本文从中国经典中选取几个  相似文献   
143.
曹天航  黄明理 《学海》2014,(3):167-174
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话语逻辑及其实践旨趣在于:一是其现实前提与可能基础是现实的人以及现实生活实践活动的统一性;二是其实践旨趣或主题在于文化自觉与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等核心价值目标及其现实化路径的探寻;三是其逻辑路径与方法论则是基于"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相结合的社会总体性批判。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超越性在于科学的真理性与哲学的价值性、内在具体的社会分析与哲学思维的形上价值相统一的二重属性。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研究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把重点转向了文化价值批判,由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承继与发挥且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了马克思文化理论的主题及其实践方式,从而为当前中国文化实践提供了启示:需要建构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为审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提供了文化路径与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44.
朱刚 《现代哲学》2005,(1):96-102
本文主要讨论了德里达对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作的关于“真实话语”与“想象话语”之区分的解构。在德里达看来,无论是真实话语还是想象话语,首先都是一种“本源的重复结构”。这种本源的重复比真实话语与想象话语的区分更古老,它是一切话语乃至一切符号的“共根”。本文详细梳理了德里达的解构过程和解构策略,并指出这种解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所确立的本原与替补的差异体系,由此揭示了这种解构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5.
滕守尧 《学海》2001,(1):42-45
20世纪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威胁着人类的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反弹,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新一代人针对工业化倾向展示了全新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这种新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更为突显.新一代人千方百计地要恢复和发展自己已被工业化组织剥夺和损害了的"感受力".他们认为,当自己的精力健康地、建设性地发挥出来时,产生的不是"暴力"而正是作为审美文化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146.
儿童语言获得有普遍性,但也存在某些差异。经分析,影响和决定儿童语言获得普遍性和差异的是同样的四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语言本身有普遍性,但不同语言也存在一些差异;第二个因素是人脑和言语器官有普遍性,但发育水平有差异;第三个因素,儿童的认知发展有普遍性,但存在的某些差异能促进或限制语言获得;第四个因素是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际、成人的语言教援和儿童相应的模仿学习。以及儿童本身的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总之,儿童的语言获得是在人脑和语言器官发育和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在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的交际过程中,经过成人的言语教授(示范、强化、扩展和激励)和儿童有选择的模仿学习,并经概括而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人脑和语言器官、认知发展的作用;同样,我们也不能否认成人言语教授和儿童模仿学习的作用,以及儿童本身在语言获得过程中表现在选择和概括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7.
汉语儿童人称代词的获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作两个方面的研究。研究一用追踪录音方法记录5名半岁到3岁半幼儿获得人称代词的过程。结果表明:汉语儿童一般在1岁半到3岁半这期间逐步掌握人称代词,顺序是从“我”、“你”到“他”。研究二用实验方法探讨28名3—4岁儿童掌握单数人称代词的情况。结果表明:儿童4岁时人称代词获得有一个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到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对人称代词的掌握已比较完善。在以上两项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和总结了汉语儿童人称代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语言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8.
龙霞 《现代哲学》2016,(4):24-30
讨论“异化劳动”概念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系,应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大文本的内在关联入手。尽管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述“异化劳动”的用语直接承袭自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但“异化劳动”所葆有的真正“本质规定”,却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文本所开启出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一性”的价值视域。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中,正是这一价值视域,自始至终奠定和引领了“异化劳动”概念的产生、发展及蜕变,并最终推动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从这个意义而言,“异化劳动”概念理应被视作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起步;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一”的价值视域,亦被置入马克思哲学自身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49.
赵英秋 《天风》2005,(3):50-50
主耶稣基督临走时给众信徒洗脚为我们留下美好的 榜样,不就是让我们共同勉励帮助彼此相爱吗--  相似文献   
150.
晕轮效应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印象偏差之一。本从晕轮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实现的直接原因两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了自卑的普遍性和不完整信息的获得对其产生的作用,指出了晕轮效应的避免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