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6篇
  19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正前不久,笔者被朋友圈里疯转的主要看气质给惊呆了,为了查根寻源,笔者恶补了一下,发现这场气质运动始于歌手王心凌的专辑配图,被网友吐槽后,她回复道:主要看气质!主要看气质,可以理解成说这话的人或许没有多少颜值;也可以解读成一种方法论——遇事别只看表象,而要看内涵。不管是哪种解释,气质的重要价值都不言而喻。气质其实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不由自主的外露,是由内向外散发的  相似文献   
232.
《学海》2016,(2):204-209
从价值论角度看,人民陪审制度不仅具有实现司法民主的政治价值,而且具有促进公正公信的诉讼价值。在我国从乡土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人民陪审更多体现的是公民的个体参与,而组织化的司法参与无论在制度设计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社会组织参与司法,无论对于彰显人民陪审的制度价值,还是解决实践中陪而不审的困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人民法院应当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司法,让社会组织在人民陪审制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3.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家居在风格方面也具有自成一派的大家风范。在现今快节奏的社会状态下,该怎样有效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古典家具的典雅融入现代家居,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根据古典家具的特点,只要适当搭配、局部点缀、注重整体,一定可以让古典家具顺应当代家居格局,使整个家居环境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34.
自孔子开宗创派、以仁立教以来,有关仁爱、仁道的话语就始终贯穿于儒家的整个理论论说与思想演生的历史脉络中,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儒之为教的实质意义正在于它在历史上建构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话语、理念与实践。就仁道理念的实践次序而言,历史上的儒家大都强调自家庭之孝亲开始,逐渐由近及远地不断扩充践行仁道的范围,推己及人乃至于最终达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高远境界。在今天,我们必须从仁学实践论的进路推进和深化儒家仁学思想的新开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其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35.
施璇 《世界哲学》2016,(5):110-117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所提出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以探寻真理为目的理论方法,还是一种以过好生活为目的的实践方法呢?本文在对文本进行细致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论证《谈谈方法》中的方法并不是一种仅仅停留在探寻真理层面的理论方法,而是一种以伦理与实践为目标指向的方法,但这并非因为笛卡尔在此书提出了一套临时道德。  相似文献   
236.
死亡的尊严问题是当代生命伦理学中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代的医疗实践中,各种新的医疗技术在老年人临终阶段的应用,已经引发了各种维护死亡的尊严之激烈争论。本文试图重建儒家的人的尊严和死亡的尊严之基本含义,并从这些观念出发,对死亡的尊严与人的生物学生命之关系,死亡的尊严与人的痛苦之关系,以及死亡的尊严同人的自主性之关系进行分析,并与西方思想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做比较。文章还表明了,儒家关于人的尊严的观点是对以上问题作出的更好回答,它有助于化解西方死亡伦理研究中出现的概念混乱和理论矛盾。  相似文献   
237.
王娟  张积家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159-1168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是语言影响认知的重要领域.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对于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一直就存在着普遍进化理论和语言相对论的争论.既往研究通过哲学思辨、命名和计算、颜色分类、颜色记忆和颜色搜索等多种范式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使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238.
张佐 《中国宗教》2020,(2):38-39
一、和而不同是中国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基石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就提出和而不同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和价值取向,成为中国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基石,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宗教宽容精神。中国自古便有尊重多元宗教信仰的理念与主张,孔子重视传统宗教的社会教化作用,对于政教关系则提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敬就是对于各种宗教表达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远就是政治意识形态不是某种宗教。  相似文献   
239.
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概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第一,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第二,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第三,从公民个人层面来说,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言简意赅的12个词,耳熟能详的24个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明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240.
通过伦理叙事实现情感共鸣,是古今中外普遍认同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伦理叙事发挥德育功能的根本原因在于,言说者以经验世界的范例激发了听讲者的情感共鸣。但是,伦理叙事激发情感共鸣的机理需要科学的揭示:为什么事实叙述可以激起主体之间的情感性反应和价值性回应。伦理叙事是在情景创设这一场域下,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引导,促进生命主体形成内在的伦理体验。伦理叙事产生情感共鸣的机理是:"塑形""传神""会意"的三维联动,即由情景创设形成情感共鸣之场域共振,叙事者的价值引导回应主体情感共鸣的内隐诉求,主体间隙的内在伦理体验形成情感共鸣的主观检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