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12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安礼章第六 此章分为两段。第一段:以排比的方法,对仗的文体,述发了明辨盛衰、通晓成败、审察治乱、追本溯源、揆度未来的“韬略”。 第二段:总括了全书的中心思想和目的。 怨在不舍小过。  相似文献   
222.
《中国宗教》1995,(2):59-59
塔尔寺第十四世嘉雅活佛坐床记嘉雅与班禅的不解之缘众所周知,达赖、班禅是中国藏传佛教主流派──格鲁派(俗称黄教)的最高领袖,而塔尔寺则是一世达赖和班禅的师傅、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在信教群众中拥有广泛的影响。第十三世嘉雅·洛桑丹白坚赞就是塔尔寺...  相似文献   
223.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立与唯物史观创立的内在逻辑关联、唯物史观的创立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在逻辑关联的论述,以及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内容本身的分析,充分说明《导言》不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奠基之作”,纠正了宗教学界这一几乎成为定论的观点,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个观点的原因,说明必须继续深入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224.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儒释之辩,对吕才"有了因,不再立生因",以及"去体留依而为喻"的合理性作了分析与论证,并指出了对因明传播与发展的贡献和弊端。同时,也肯定了玄奘将新因明传入中土的伟大业绩,以及在汉传因明本土化过程中的努力。  相似文献   
225.
刘禹彤 《现代哲学》2023,(6):152-160
杜预以“体元居正”总结《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之义,终结了两汉关于《春秋》之元的争论。然而,“体元”之义直至宋初无确解。程颐以“体仁”解“体元”,胡安国承之。明末王夫之等人质疑宋儒“体仁”说,但有破而无立。事实上,杜预“体元”说基于“开元”与“体元”的张力而立义,以配合左氏学的《春秋》中兴说。“体元”作为杜预对“元”的增字解经,重心在“体”不在“元”,“体”实则“继体守文”之“体”,核心是与《公羊》新王受命改元的“元年”释义抗衡。孔颖达据元气论和《易传》解释“体元”之义,造成对杜预的误解,但无意中延续了董何与杜预之外,刘歆对《春秋》之元的第三条解释路径,也启发了宋儒的“体仁”说。  相似文献   
226.
《中国宗教》2006,(12):54-54
黄继新在2006年11月上半月版《天风》上发表文章《自我修养的优先性——儒家“为己之学”对传道人研经实践的启发》。作者认为,神学思想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要办好教会,传道人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传道人做圣工是以圣经为依据的。传道人用什么样的态度、怀着什么样的动机去研读圣经,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227.
《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微妙而复杂.孔子一方面肯定管仲有仁之事功,"不死纠难"并不构成对其"未仁"的质疑;另一方面,亦未许管仲为仁者,批评其"器小".上述评价凸显了儒家政治思想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即事君之义与内外之辩.就前者而言,君臣之间的人身性效忠关系并不构成一种绝对理念,君臣之义从属于天下大义.就后者而言,事功成就...  相似文献   
228.
陈赟 《现代哲学》2020,(2):115-123
对《庄子》自由思想的主观化解释取向,表现为解除自由与天理所表达的客观秩序的关联,通过去政治化方式达到对自由的审美化、境界化、心理化处理。这一解释取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充分。充分理解《庄子》的自由思想,必须重视对《庄子》自由思想最核心的"天地之正",后者关联着天道的视域。"天地之正"与"六气之辩"具有一定的张力,前者表现为万物各自遵循自身本性而呈现的自然秩序,而后者可以理解为这一秩序的某种偏离或变异。自由与"天地之正"的关联在于,它来自天道的自然秩序中的深层被动给予性,又以存在者自己的存在参与并承担这种给予性,完成这种给予性,也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自然"。  相似文献   
229.
黎汉基 《现代哲学》2020,(4):133-138
从事某一角色或专业的人具有初步认定的道德责任,以合乎情理的努力避免那些可能影响判断的因素。《春秋》研究需要以"严刻的理智态度"处理问题。中国哲学工作者在《春秋》研究上,具有一种初步判定的道德责任,以合乎情理的努力避免那些可能导致《春秋》研究变差的事情。门户之见可能导致《春秋》研究不能保持"严刻的理智态度",不必要地产生偏差。因此,中国哲学工作者具有初步判定的责任,理智地对待各种证据和推论,不宜抱有门户之见。  相似文献   
230.
胡大平 《现代哲学》2007,2(2):16-23
鲍德里亚批评马克思的逻辑有一个递进过程,从最初借助于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发展出一种以符号(或形式)分析为核心的消费社会观,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批评,最后以“象征交换”理论替代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在这一过程中,他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的失败原因追溯到马克思主义起点上,并借助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相关人类学成果构建了一种从象征关系入手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话语,但是在根本上“象征之镜”却是资本主义“生产之镜”话语之外的另一种非历史话语,批判本身成为与历史生成具体情境无关的一种话语反对另一种话语的斗争。在直接的意义上,鲍德里亚式的批评是当代左派激进文化批判的困境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