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19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ERP研究反映感数与计数的不同脑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跃嘉  南云  李红 《心理学报》2004,36(4):434-441
对于较小数目的快速准确认知的“感数”现象一直是一个引人兴趣的问题,这一感数过程到底本质是什么,它与计数过程究竟是同一种加工还是分属两种不同类别,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感数加工的本质,运用ERP手段来探索其与计数的不同机制;并且以分心物变量为指标,研究在有分心物呈现时,感数与计数过程将会有哪些变化以及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对14名正常青年人记录感数与计数加工过程中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刺激图片由位于屏幕中心的靶(白色矩形)或者靶+分心物(白色圆形)组成,靶的数目分为感数(1-3个靶)及计数(4-6);而分心物的数目有三种水平:零(无分心物),与靶的数目相同及两倍于靶的数目。被试计算图片上白色矩形的个数并对所得数目进行奇偶判断,最后根据奇偶性用左右手进行按键反应。行为结果表明,感数与计数的反应时在靶数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靶数目相同时,分心物越多,则被试所需要的反应时就越长。ERP测量表明P1波幅随着靶数目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分心物数目的增加而增加;N1波潜伏期随着靶数目的增加和分心物数目增加而减小,N1波幅随着靶数目和分心物的增加而增加;P3波幅随着靶数目的增加而减小,在某些记录点具有靶效应和干扰效应。研究结果提示感数加工具有明显的分心物效应,而计数加工则不然,支持感数与计数分属两种不同功能加工过程的观点,感数加工更易受到分心物出现的干扰。  相似文献   
82.
象数作为易学的生命之源,本身蕴藏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含义。本文从对象数学的重新审视出 发,通过把易象还原为原本的区别性特征,阐发阴阳变易与境域生成的关系。揭示象数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83.
颜色恒常理论及模型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硕  沈模卫 《心理科学》2003,26(2):215-218
颜色恒常是指外界环境变化时对客观物体颜色知觉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本文就Von Kries色系数定律、色域映射理论、谱锐化理论、视网膜皮层理论、双线性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现有代表性的颜色恒常理论作了简单的概括与评价。针对目前该类研究的缺陷,尝试性地提出了发展完备的颜色恒常理论(或模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4.
睡眠剥夺对连续作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8名青年被试随机分为三组,Sd21h、SD45h和SD69h,SD前后用内田—克莱佩林测试。结果为:(1)SD后组间比较,UK作业量、错误数、后期增减率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订正数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SD前后自身比较,各组UK总量、后一部分总量、错误数和后期增减率有显著差异;订正数无显著差异;SD21组前一部分总量有显著差异;而SD45和SD69组前一部分总量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SD后警赏水平下降,在SD45小时后下降更为明显;UK测验中的后期增减率可较好地反映SD后警赏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85.
朱熹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周易》经传的考察,主张《易》本是卜筮之书,虽然是古调重弹,但其中又别具新思。朱熹此举并非止于揭示一个历史事实,一方面认为圣人作《易》教民卜筮,乃是传授给民众一个开物成务、为善去恶的实践方法;另一方面则由卜筮之特点而进入到《易》文本的意义表达方式之中,提出《易》是个空底物事的精妙论断,深入发掘《易》的象语言之特质,并在卜筮的语境中昭示出象数与义理的原发性关系。更为深刻的是,朱熹论证指出,作为卜筮之书《易》的终极意义来源和价值根基乃是作为宇宙本体的自然之理。  相似文献   
86.
张涛 《周易研究》2006,(1):39-45
作为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钱大昕博通群经,邃于经义,兼擅众长,在易学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他对汉代象数易学、宋代“图”“书”易学以及清代的易学著述等都做过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见解,体现了象数、义理并重的治《易》倾向。在这一过程中,他充分发挥文献考证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又注意借助《周易》和易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我们研究中国易学史,应该重视钱大昕的易学成就。  相似文献   
87.
对王弼解《易》的传统理解,学者多认为是"扫象"说。结合王弼《周易略例》和《周易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种看法明显偏颇。诚然,在解《易》的方法上,王弼主张"得意忘象",但他在解《易》过程中意在强调"象"的工具性和"意"的目的性。王弼此种解《易》路数并未"尽黜象数"。实际上,王弼对汉代以来之象数既有所扫,又有所保留。与其说王弼解《易》是"尽黜象数",不如说是"扫象阐理"。王弼"得意忘象"这一解《易》方法,开启了中国传统哲学对经典的解读思路,不但开义理解《易》之先河,也发宋明义理易学之先声。本文通过分析王弼解《易》的这一方法论内容与特点,进一步揭示其在中国哲学史与易学史上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8.
自然数码奇象记忆跟踪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洪礼 《心理科学》2007,30(3):693-697
作者1985年创造自然数码奇象记忆“数序形象挂钩法”,用300位圆周率数字做了19年跟踪实验,结果与艾宾浩斯曲线大不相同:1、运用此法记忆顺序很强、数量很大、很难记住的材料,快速高效,能扫除前摄和倒摄干扰,能使识记很快通过短时记忆而快速顺利地进入长时记忆,能倒顺背诵和随点随背,在识记后开初遗忘极少极慢,在间隔5年内的12次检查中,遗忘很少很慢,保持率多次接近100%,在此后十四年内的六次检查中,依然出现遗忘很少很慢的显著效果。2、艾宾浩斯曲线应界定为机械记忆保持曲线和原本的机械记忆遗忘规律;作者19年保持曲线是自然数码奇象记忆保持曲线。3、33岁左右至52岁左右可能是奇象记忆能力较强且平稳的时期。  相似文献   
89.
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在易理的传承中"数""图"主要承担了文化阐释功能,应把它们当作一种文化符号,着重把握其在文化记忆与传承中的阐释功能,了解其在文化惯习中的符码价值,以加深对易学智慧的领悟.文化符号学作为一种具有很强操作性的阐释模式,能提供一种比较超脱、明晰的视野,有利于更真确地把握并分析古代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0.
该研究以131名中小学数学教师为被试,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编制了数感结构选项表,考察了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数感结构内隐观。结果显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数感结构内隐观所涉及的范围广泛,经因素分析可以把它概括为6个因素。它们分别是:数学运算、数学认知因素、非书面计算能力、理解数与运算的意义、对数的认识与直觉、数符号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