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刘同辉 《心理科学》2002,25(5):621-621,619
王船山(1619—1692)名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在经历了坎坷崎岖、激荡流离的青壮年后.晚年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讲学、著述,世称船山先生。他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在其浩繁的著述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本文将对他的情之心理思想作一些探讨,以期求教于海内外方家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12.
明清时期的淄川高氏乃鲁中名门望族。诗书传家,人才辈出,功绩卓著,尤其是在明万历至清康熙的100年间,科甲相继,群英鹊起,声势显赫。代表人物有高举、高誉、高玮、高珩、高玶、高琭、高之騊、高之騱等,皆方正仁义、博学善文;高氏与附近的新城王氏、窎桥王氏、淄川张氏等望族及乡宦多有联姻,与文化名士王士禛、冯溥、孙廷铨、赵执信、蒲松龄、唐梦赉、张笃庆等交谊笃厚。淄川高氏还是有名的文学世家,高玮、高珩、高之騊、高之騱等皆善诗,享誉一时。  相似文献   
113.
《聊斋俚曲》中的"三出戏",即《墙头记》《禳妒咒》《磨难曲》,是蒲松龄作剧并创制声腔的戏剧作品,它是用明清俗曲作曲牌的曲牌体,"开拓了清代戏剧的另一境界"。它又是蒲松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但它与《戏三出》不同,因为它们的音乐声腔体系不同。认识这"三出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对于研究蒲松龄创作思想发展以及保护、传承这一非遗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4.
王多 《中国宗教》2021,(3):70-71
明清时期南北地区宗教音乐的交流融合,对不同地区宗教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考察这一段历史,不但对于研究中国宗教音乐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明清时期是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5.
儒家、儒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相对佛教和道教来说是比较尊隆的,但在金元之际儒生地位却相对低下,表现在:需要在佛道力量的支持下衍圣公的袭封才得以实现;大量儒生加入到全真教中以自保;传播文化的社会职能一直是儒家的特权,但这种特权在金元之际也一度落到全真教手中。造成儒学和儒生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蒙古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认知及其所实施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16.
船山对于阳明及其后学的批评十分激烈,其中包括知行学说、无善无恶、赤子之心等方面。如果严格地从哲学史角度来考察,船山的批评确有过激之处,对阳明的理解也有不精确的地方。但除了哲学史的澄清,我们还应当在船山的批评中挖掘更深层的意义,亦即其中所展现出的与阳明的对立。这种对立是实际存在的:从对人性的看法来说,船山主张性日生日成,可以视为一种"开放主义",而与阳明的"本来主义"有区别。这种日生日成的学说,隐含着性不必然同一的观点。性有差等,与"满街都是圣人"所构建的政治哲学是两种类型。船山所期望的政治,与明后期受阳明后学鼓荡的政治局势截然有别。也正是分析到这一步,船山批评的针对性也才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17.
宋元之际,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异常复杂。应日本幕府盛邀,南宋高僧无学祖元东渡日本,支持镰仓幕府的抗元斗争,同时祖元结合日本禅林的特点,用反复叮  相似文献   
118.
吴海涛  金光 《学海》2002,3(3):143-145
明清时期 ,苏北地区的集市镇大量兴起 ,并不断得到发展。这些集市镇在商品流通中显示出各具特色的市场结构。本文主要从其市期、集期特色、集市镇上交易商品的种类特色和集市镇的规模特色三方面分析其结构特色  相似文献   
119.
铠伶 《佛教文化》2009,(3):126-128
今夏赴闽,应著名家具收藏家傅瑞欣先生之邀,前往参观。傅先生收藏甚丰,但我独对四件珍贵佛龛感兴趣。傅先生说,明清家具中佛龛确实不多,因此专门留下来,放在家里欣赏。我曾经见过不少与佛教有关的家具,但是像这种精美的佛龛却是初次见到,很有眼福。  相似文献   
120.
陈帅 《哲学研究》2023,(4):71-80
近年新发现四种明清《因明入正理论》注释,这些文献既证实明清因明著述的丰富程度远超以往认知,又极大扩充了相关研究的文献基础。本文依据四种新见文献及《卍续藏》旧有的四种注释,考察明清时期对因三相这一关键理论的诠释,进而从各家诠释的展开轨迹及相互关联,探究明清因明的构建及传衍。在传承中断的情况下,明清注释者凭借理论与文献层面的努力对因三相进行重构诠释。研习因明是明清佛教重振义学的一个具体体现。虽然明清注释难免与原典有所乖离,但此种误读更应被视作一种具有明显“本土化”特质的诠释,其学术价值体现在更广阔的哲学史等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