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2010年9月27日至29日,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中国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济宁市人民政府、中国孔子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奥地利、乌克兰、爱尔兰、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的20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出席了这一学术盛会。大会收到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相似文献   
102.
王红霞 《孔子研究》2011,(6):96-105
子夏和曾子对儒学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将二者思想进行比较,最能体现早期儒学发展的两种不同进路:一、子夏重学,以博学多识为手段,进而践履儒学,属“道问学”;曾子重视个体内在人格的完美,注重向内求索,处处以“德性”为尊。二、子夏特别重视礼乐制度,注重礼的外在规范对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子夏的修身是由外入内。...  相似文献   
103.
儒家人文信仰由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创立,它对于安顿中国人的心灵、安排人间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病、传统文化自身的延续性及信仰世俗化等因素,我们有必要以世界文明的发展为背景对儒家人文信仰作一个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104.
巴蜀易学素有渊源,两汉为滥觞期,六朝为续传期.唐代为总结期,两宋为高峰期,元明以下则为流衍期.自两汉迄清末,历代巴蜀易学著作约有180余种;数量虽然不多,然特征却很鲜明,流派众多,“四道”毕备,其“尚辞”者则有苏轼之《苏氏易传》,“尚象”“尚变”者则有李鼎柞之《集解》、来知德之《集注》,其“尚占”者则如汉严遵,而尤以卜筮易、道家易源远流长.至于《易》《老》兼治者,则有严遵、扬雄;发明图书易者,则如陈抟、胡世安;其以佛陀解《易》者,则有苏轼、龙昌期.至于仿圣拟经,由扬雄开其先(撰《太玄》),而王长文(攫《通玄经》)、卫元嵩(《元苞》)诸人继其事,成为巴蜀易学之一大特色.后之治《易》《玄》,谈《图》《书》者,皆以蜀学发其轫.刘成炘曰:“易学在蜀(伊川语),如诗之有唐矣.”(《蜀学论》)信然.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学界对于宋明道学的兴起有了一个普遍的共识:认为它与推尊孟子紧密相联,宋明道学通过推尊孟子,继承孟学以建构新的思想体系。但尊孟并非道学家对孟子的全面看法,在尊孟的同时,非孟思潮始终存在。孟子并非道学家心目中的完美人格,道学家对孟子不乏批评之处。在他们看来,颜回才是理想人格的典范。我们认为,宋明道学的发展,存在学颜与尊孟两条主  相似文献   
106.
也谈汉唐宇宙论儒学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先秦时期由于出土文献较多,已备受关注;宋明时期,海外名家用力甚深,要在理论上再予推进似亦很不容易。但是汉唐思想,特别汉唐儒学,虽亦不乏研究成果,却总还令人觉得并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7.
李维武 《孔子研究》2013,(2):87-103
徐复观提出的消解形而上学思想,以及由此而对熊十力诸师友重建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批评,力图改变重建形上儒学所导致的现代新儒学与生活世界越来越远的疏离,开辟现代新儒学由抽象的形而上学走向现实的生活世界之路,体现了现代新儒学开展的另一种方向。这一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对儒学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求儒学在未来开展中处理好形上儒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真正、本源意义的恕是一种创生力量,这一创生力量使被恕者从过与罪的萎颓中毅然决然地抽身而返,返至一种中正、至善、洁静的创化中.无论儒家"恕",还是基督教的"恕"都具有这一力量.二种文化恕的方式与路经不同,但殊途同归,儒家与基督教的恕皆能使被恕者劈碎自己生命中的嚣浮不实、剔除内心非诚、非仁、非智的虚伪蔽障,从而过一种真切笃实、修德进业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9.
论柏格森对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海峰 《现代哲学》2005,8(3):76-82
20世纪20年代,柏格森哲学曾在中国思想界人为流行,此时也恰好是现代新儒学思潮开始萌芽和兴起的时候,梁漱溟和熊十力均受到了柏格森思想的深刻影响。梁漱溟试图融合佛教唯识学和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观点,用以阐释和发挥儒家“生”之哲学的精义,以重建儒家的理想人格。熊十力则通过反省和比照柏格森哲学的生命观与自然观,提出了他对于生命本体的独特看法,从而创立“翕辟成变”的大化流行论和“默识证会”的直觉说。  相似文献   
110.
现代新儒家的基本理论主张可概括为 :儒学主流说、儒家道统说、新内圣外王之道、良知自我坎陷说、儒学复兴论。现代新儒学第三代重要代表人物已经偏离或放弃了这些基本的理论和主张 ,走上了文化多元化之路。这无疑意味着现代新儒学基本理论的自我消解。现在 ,这股文化思潮的高峰已经过去 ,已经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