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青少年时间态度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学业拖延问卷,对 73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究时间态度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揭示成就动机在时间态度与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过去消极、现在消极和未来消极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过去积极、现在积极和未来积极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2)过去消极、现在消极和未来消极与成就动机呈显著负相关,过去积极、现在积极和未来积极与成就动机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3)成就动机在现在消极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未来积极、未来消极与学业拖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2.
先秦儒家取法“先王之道”,心怀“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推崇“尧舜禅让”的政治制度,执掌和传承着夏商周三代因损益而“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但是,礼崩乐坏的现实与他们心怀的崇高理想落差巨大,故而先秦儒家一直处于无法实现理想的政治焦虑当中,而这种焦虑也表现在他们对于使用语言表达见解的方式和态度上。在“百家异说”、“百家争鸣”的学术背景下,孔子、孟子恰恰对于言辞辩论保持着谨慎态度,到了荀子则开始转变了对待言语的这种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53.
认知隐喻理论与大乘佛法是不同的学科,但是,两者有诸多共同关注的领域,所以在三个方面具有互证的可能:一、当我们撇开空间概念来思维和理解时间时,即时间不再流逝,物体不在时间中运动和变化,人可以长生不老,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正是大乘佛教法界时空的真实写照;二、思维实验的本质是抛弃有关空间的概念体系和语用传统,大乘佛法认为语言和文字是魔业,甚至佛言祖语也是魔业,所以应该被抛弃;三、人的认知过程基于身体特征,凡夫成佛的障碍是"我执",即执着于自己的身体,破除了我执,凡夫就成佛了。科学与佛法并不是互斥的,至少相对论的三个佯谬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乘佛法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4.
根据血压昼夜节律,观察给药时间对血压晨峰的影响。2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超杓型(n=49)、杓型(n=127)和非杓型(n=80)3组;各组再分为清晨服药组和晚上服药组。用药6周,比较用药前后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的变化,发现在改变血压昼夜节律及降低血压晨峰方面,超杓型组清晨服药优于晚上服药,非杓型组晚上服药优于清晨服药;杓型组清晨服药与晚上服药均能降低晨峰值,提示根据个体血压昼夜节律选择服药时间能更好地控制血压晨峰。  相似文献   
55.
<正>谢金良博士《审美与时间——先秦道家典籍研究》一书,以先秦道家有关典籍为文本,从而研治"审美与时间"这一重要而具挑战意味的学术难题,显示了其不一般的学术视野、理论勇气与钻研精神。笔者认为,倘欲解读"审美与时间"之关系究竟如何可能,首须证明"道即时间"这一命题是否成立。《老子》有关"天乃道,道乃久(久指时间)"与《庄子》"道无终始"、"与物无终无始"及《审美与时间》有关"时间无所不‘到’(道)"等言说,可证"道即时间"论能够成立。从海德格尔生存存在论说"道即时间",无异于指"存在即时间"。此指"时间到‘时’",即"有待去‘是’"之"当下"、"瞬时",即"现象"。时间审美具"广义"、  相似文献   
56.
黄添华 《天风》1997,(9):39-39
又到了一年一度毕业分配的时间,将会有很多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为社会、国家作贡献。同时,又有不少神学生结束在“山上”的训练,奔赴工场,为教会、为神的家尽一份力量。在这人生的重要时刻,面临着种种的选择,我们是否有渺茫,不知所措,徘徊难行的心情?  相似文献   
57.
以321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民族接触(与汉族)、交往态度、民族认同、民族本质论、民族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等变量,以整合的视角探讨了民族接触促进民族交往的机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民族接触通过降低群际焦虑和民族认同、减弱消极刻板印象和民族本质论而间接促进了民族交往,民族认同在民族接触和民族本质论之间、消极刻板印象在民族接触和群际焦虑之间存在中介作用。这项整合的研究理论上丰富了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机制研究,发现了新的中介变量,对促进民族交往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孙瑞 《天风》2018,(5):14-15
一座中国风格的教堂,便是让基督教融入中国社会的桥梁。一段时间里,中国的许多教堂都采用了仿哥特式的风格,仿佛在向所有人声明,只有上面有一个高高的尖塔的,才是基督教的礼拜堂。  相似文献   
59.
吴志福 《天风》2018,(7):34-35
在礼拜时鼓掌是合宜的,但掌声只能献给主,而非献给人前段时间在一个基督徒的微信群里,有位姊妹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圣诞晚会期间,她为唱诗班优美的献唱所陶醉,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可坐在她旁边的一位老姊妹却叫她住手,并说:"基督徒参加聚会不能鼓掌,这是高举人,是不属灵的行为。"这位姊妹因此感到疑惑.  相似文献   
60.
吴保罗 《天风》2018,(8):36-36
有位没有信主的朋友跟我说,她前段时间参加了同学会,与十多年没见的中学同学聚会。席间有位基督徒同学,把温馨的同学会变成了"传教"会,没有和广大同学叙旧,而是喋喋不休地讲基督教。当大家要交活动经费时,她竟然不愿意,认为大家跟她的信仰不同,不是一路人。虽然这只是个案,但不免让人对基督信仰产生负面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