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霞 《中国宗教》2012,(2):51-53,88
2月5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正式改陈开放。新开放的陈列馆在1991年展览基础上改造提升,分基督宗教、印度教和摩尼教三部分,与海交馆"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一起,可以让观展者充分领略泉州这个中古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多元宗教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的美好画面。  相似文献   
92.
张明  刘幸娟 《心理科学》2005,28(6):1526
中国心理学年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于2005年7月11日至14日在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60余名代表和四家出版社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张明教授主持,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希庭教授致开幕词,他阐述了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心理学,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心理学人才、保证心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等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自1994年以来工作重点的演化以及本次会议的议程。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忠、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马云鹏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车文博教授以及吉林心理学会代表等也到会致辞。  相似文献   
93.
<正>《庄子·天下》篇提出了庄子后学黄老派积极人世、开拓进取的"内圣外王"概念,但在《庄子》书中仅此一见,且表述简单,内含模糊,故被淹没在《庄子》悲观出世、闲适旷达的整体风格之中,未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后积极有为的秦汉大一统帝国时期,"内圣外王"与《庄子》书一起沉寂了数百年之久,直到东汉末年,帝国崩溃,儒学式微,玄学兴起,《庄子》作为"三玄"之一受到士人的追捧,在此背景下,"内圣外王"一语才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郭象注《庄》,以"内圣外王"标举庄子思想,并对其做了玄学化  相似文献   
94.
二、千年回响:流传在古代诗歌中的赞美景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恰逢诗歌创作达到顶峰时期的唐朝,善于用诗歌表达宗教情感的景教传教士,当然不会放弃这一美好的方式。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我们难以窥见和聆听那时的崇拜圣咏,至今留存下来的资料更是屈指可数。唐代的颂赞诗歌多为专门用作颂赞上帝及其大能的诗歌,甚至可以唱和,有些类似于今天的赞美诗,最典型的代表作是《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  相似文献   
95.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混乱,玄学风行,文人志士对山水的审美观照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活动.山水诗、山水题材的画作以及山水画论大量涌现,代表着这一时期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并对以后山水审美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陈华鹏 《天风》1997,(3):25-25
变与不变 经文:“都因自己无知。”(弗4:18)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化,生活在变化,一切都在变,变得使人眼花缭乱。 于是,有人似乎看透了世界,看透了人生,奉行起“宁可潇洒二十年,决不累活一百步”的短命哲学,追求吃喝玩乐,醉生梦死。 错矣,这个世界是在变,但是神的审判决不变。  相似文献   
97.
郜琳 《法音》2023,(10):57-64
犍陀罗国是十六国时期北印度文化中心,也是梵语语法家波你尼、佛教诸论师如那罗延天、世亲、无著、法救、如意、胁尊者等的故乡,在《大唐西域记》(下文简称《西域记》)中又被称为健驮逻。东晋高僧法显从帕米尔高原出发,曾到过此处,并在《法显传》中记载,此地当时被分为三个国家:宿呵多国、犍陀卫国和弗楼沙国。到唐代玄奘西行时,这里统称犍陀罗,隶属于迦湿弥罗国。  相似文献   
98.
五台山北端,恒山西南方,有一处古今闻名的山水胜境,它就是被金元时期许多著名诗人和作家,诸如元好问、雷希颜、刘从益、刘祁、麻革等所赞赏备至的龙山风景区。龙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西南四十多里处,雄峙滹沱河与桑干河之间,它北临桑干河支流浑水,西与繁峙、代县接壤,南望五台山诸峰历历在目,东瞰冀中平原辽阔广远。这里青山如屏,翠峰秀丽;危恋险峻,怪石林立;草木繁盛,苍郁茂密;奇花艳葩,争芳斗异;莺歌燕翔,蜂飞蝶舞;谷深沟幽,泉流清冽;路盘径绕,时有奇遇;云奔雾腾,景观雄奇;夏秋之季,空晴气净,凉爽静寂,怡人心意。  相似文献   
99.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发展,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加强了,人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露出来,并逐步得到确认,表现在宗教发展史上便是怀疑天命鬼神和重民轻神思潮的兴起。叔兴反对“陨石于宋”是天降征兆(《左传·僖公十六年》)、子产反对禳慧星除灾(《左传·昭公十八年》)和反对榮祭龙免水灾(《左传·昭公十九年》)、弥牟反对取征于鬼神(左传·定公元年》)以及季梁的“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太史嚣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相似文献   
100.
正福建省是天主教传入最早的省份之一。据《泉州市志》记载,"天主教传入泉州时间颇早……或可追溯到唐代。"唐代景教的传播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福建远离唐朝中心长安,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唐代景教在福建传播的确切证据,但许多学者认为,明代在福建南安、泉州东禅寺和水陆寺三地发现的三座十字架石碑是景教遗物,由此,有学者认为,唐朝时景教已传入泉州。一、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福建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中国。1289年,方济各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