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时间知觉是指对刺激的同时性、时间顺序和持续性的认知加工, 表现为时距和时序两个方面。注意机制可以解释实际时间和主观时间之间的差异:注意的增强会延长对时距的估计, 受注意的刺激会被知觉为提早出现。相关的注意理论模型有AGM模型, 系统仿真模型和AUM模型。未来需关注神经科学方面的证据, 进一步推动时间知觉脑机制和跨通道信息整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扫视是一种在两个注视点之间快速移动的眼部运动,它有助于将任务相关信息移动至中央凹进一步加工。然而扫视也会导致视觉时间知觉扭曲,从而出现空时距压缩、时序倒置及实时距膨胀。扫视导致的空时距压缩和时序倒置可能源于潜伏期缩短、时间关系错误编码及预测性重新映射;实时距膨胀则可能由于扫视提前了目标位置视觉刺激的开始时间。探究扫视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有利于了解大脑加工不同类型时间信息的差异并厘清时间扭曲的发生阶段。  相似文献   
23.
重复启动对时序知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锋  黄希庭  郭秀艳 《心理学报》2008,40(7):766-773
时序判断任务中,重复启动导致被试把启动的靶刺激知觉为先出现的。知觉加工增强观和决策反应偏向观都试图解释其机制,但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图形材料,通过三个实验系统考察了重复启动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启动和指导语都具有显著效应。这说明,重复启动对时序知觉的影响涉及知觉加工和决策水平两个方面。实验还首次发现,在启动的靶刺激先出现时发生了重复启动效应的反转。最后,研究提出了双加工表征匹配调节假说,用以综合解释目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4.
跨通道的优先登录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登录现象是指注意所投向的客体或通道能够更快地进入我们的意识之中,是注意的一个重要时间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时序判断范式、同步判断范式和线运动错觉范式),并比较了三者之间的差异。然后,回顾了跨通道优先登录现象的研究历史,根据围绕优先登录现象的历史争论,归纳出各种影响优先登录效应的因素(包括眼动、刺激的相对强度、刺激的相对空间位置和反应偏向)。最后,对未来跨通道优先登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这是周一上午的第一堂课。男孩坐在座位上,一手托着腮,一手捏着笔杆,眼睛痴痴地望着窗外。顺着男孩的目光,可以看到窗前那棵树。这是一棵矮小的桃树,几个枝丫正努力向四周伸展着。时序已经是初春,应当是万物勃发的  相似文献   
26.
罗琼  蒋述卓 《学海》2006,(5):167-171
中国当代先锋作家有自己独特的叙事时间观,他们通过控制“叙事节奏”,使叙事进程变得缓慢;通过独特的“叙述时序”,表现现代世界的无序,及生活的不完整和不确定;通过“重复叙事”使叙述充满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27.
采用被试内设计,研究了90名3.5~5.5岁儿童时序认知能力。结果发现:(1)3.5岁儿童基本上不具备时序认知的能力,儿童的时序认知能力在4.5岁到5.5岁间出现快速发展。到5.5岁左右,大部分儿童已具备时序认知能力。(2)不同年龄的儿童都表现出对现在的认知最好、对过去的认知次之、对将来的认知最差的特点。(3)3.5岁和4.5岁儿童还不具备判断时序先后的能力,到了5.5岁以后,儿童知道了什么是先发生的,什么是后发生的,具备了判断时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8.
时间信息视听通道效应的实验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从时点类型、自然顺序标码、延迟时间等几个角度,对时间信息时序和时距属性的通道效应进行了实验检验。结果发现,(1)长时距信息估计仍存在通道效应;(2)延迟时间估计增加了视觉时距估计的准确性;(3)时序信息通道效应不明显;(4)顺序标码有利于听觉的时间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29.
时序信息提取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云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3,16(5):257-264
时距区分性理论认为提取时序信息是在包含一定项目的检索系中检索抽样的过程,通道因素应当对正确率和速度都产生影响.本文分别以英文字母和汉字为材料,对时序信息的提取特点作了两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材料的呈现顺序对时序信息提取的正确率和速度都有影响,通道因素只影响提取的正确率,而速度则未受其影响。显然,用时距区分性理论来说明时序信息提取特点是缺乏足够证据的.本文提出,对时序信息提取机制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以往研究显示,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采用ERP技术拟探讨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的认知机制。采集23名被试完成同时判断任务的脑电数据。行为结果发现,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具体表现为知觉组织条件的同时判断频率显著高于非知觉组织条件。ERPs结果发现,在P1和P2成分上,知觉组织条件与非知觉组织条件引发的波幅没有显著差异; 而在N1成分上,知觉组织条件诱发的N1波幅显著大于非知觉组织条件。这表明,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可能发生在视觉刺激加工的早期阶段,视觉刺激的知觉组织先于时序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