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61.
关系因素与个体因素在儿童早期社会能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儿童早期行为评价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师生关系量表,对443名幼儿的父母和教师进行了测查,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儿童性别、年级及父子、母子、师生关系对早期社会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小班和中班儿童的师生关系好于托班;女孩的社会能力高于男孩,小班和中班儿童的社会能力高于托班。控制了性别与年级的作用之后,父子、母子与师生关系对儿童社会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三者的平均值具有最强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支持了多重关系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平均化假说"。  相似文献   
162.
儿童早期师生关系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关于儿童早期师生关系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有关成果。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在依恋理论的框架下探索早期师生关系的测量方法、类型和维度划分、相关因素及其对儿童发展与适应的贡献。最近的研究开始重视对师生关系进行教师、学生以及观察者的多视角、多方法测量,识别教师特点和学生特点的组合对早期师生关系的影响,以及探索早期师生关系对儿童发展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儿童适应不良的缓解作用。在总结和评价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3.
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的结构维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国祥  王明辉  凌文辁 《心理学报》2007,39(6):1102-1110
采用自行研制的组织社会化内容问卷,通过对全国14个城市854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结构维度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N=472)表明,我国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由组织文化、工作胜任、人际关系和组织政治4个维度构成。四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N=382)中得到了较好地验证。文章最后对组织社会化内容结构的含义、与已有西方研究成果的异同以及不同人口/组织学变量的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4.
多数精神药物起效需要一段时间,要确定该药无效,需要等待这段时间,而实际上,临床上等不了这么长时间就会换药。故我们应询问精神症状的细微变化,寻找早期改善迹象,以确定该药是否值得用到指定起效时间,如果早期无起效迹象,应及早换药,以免耽误治疗时机。1理论与实际脱节1.1理论起效时间精神分裂症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其阳性症状起效时间为4周~6周[1],阴性症状起效时间为3个~6个月[1],抑郁症用抗抑郁药治疗,充分起效时间为6周[2],强迫症用抗强迫药治疗,充分起效时间为10周~12周[2]。1.2实际换药时间在精神科门诊,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强迫症…  相似文献   
165.
左志宏  席居哲 《心理科学》2003,26(1):182-183
MagaretS.Mahler(1897-1985)是当代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她把早期婴儿自闭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和共生精神病(symbiotic.psychosis)这两种发现引入到正常婴幼儿自我发展的理论中,从母婴关系这一微观角度提出了婴幼儿自我发展的分化/个体化理论.为我们得以窥视人类婴幼儿自我的产生、最初但最重要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崭新的视角,这对于深入了解婴幼儿自我发展的规律、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如何协助婴幼儿自我健康发展、防止自我发展偏离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6.
欧美学者围绕道教和中国文化相互关系的问题的争论,突出地反映在三次国际道教会议上和以后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争论主要集中在道教的定义、道教与道家的关系、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以及道教与科学的关系四个方面。 (一)道教的定义问题 日本学者洼德忠教授给道教下的定义是:“道教是以古代民间信仰为基础,神仙论为中心,加上道家、易、阴阳、五行、谶纬、医学、占星等学说和对巫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7.
一个叫做伊克(IK)的非洲部落在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中间不断引起争论。这个部落向所有对人性抱有希望的看法提出了一个问题。儒家传统对人性是抱有希望的。事实上,它由如下信念来表征,即相信:人类拥有“义”。据埃姆斯(Roger T.Ames)对儒家的解释,“义”是人“达到道德正直的潜在能力。而且,儒家相信,所有的人本性相同;他们的差异是一个教化和训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8.
本研究修订了美国幼儿发展筛选量表(Early Screning Inventory),保持了原量表的风格与特色,在上海市区进行了标准化测试,制定了常模表,经信度效度检验,修订后的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与效度,对缺陷儿童有很好的鉴别性,筛选作用相当明显。ESI量表的特点以及简便的操作方法均表明这是可以被用来初步评价幼儿的发展状况的。另外本研究还对上海和美国的幼儿作了比较,发现上海的幼儿在形状知觉、记忆力、数的概念、动作的协调性等方面优于同龄的美国幼儿,而在想象力、组织线索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略逊于美国幼儿,这可能与两国的幼儿教育模式、教养方式以及幼儿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69.
关于早期知觉过程中注意资源分配权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  王健 《心理科学》1999,22(2):128-131
本研究将早期知觉过程中分配的资源比例理解为权重。实验采用中心提示法,探讨了字母、数字、图形和颜色四种刺激特征的早期识别过程中资源分配权重问题。结果发现:(1)颜色不易受到提示的影响,而其它三个特征则受提示的影响较大;(2)在弱提示位置上,对数字的识别比对字母和图形的识别要难,而在强提示位置上,则相差不大。说明这四种刺激特征的注意权重在知觉加工的初始阶段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早期知觉过程中刺激因素与注意资源分配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0.
基于压力认知失眠模型,采用网络欺凌/受欺凌问卷、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对582名中小学生进行三次追踪测查,每次间隔半年,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在网络欺凌/受欺凌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在网络欺凌/受欺凌影响睡眠质量的路径中均起到链式中介作用;(2)网络欺凌/受欺凌影响睡眠质量的链式中介模型存在性别差异。这启示要改善网络欺凌者与受欺凌者的睡眠质量,应关注网络欺凌给他们带来的情绪困扰,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其情绪问题,才能最终有效促进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