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而重症多由EV71感染引起。由于EV71的高度嗜神经性,重症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害、急性肺水肿/出血等。现就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与处理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2.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将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系列针对术中知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明显减轻(P<0.01),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系统的早期心理干预可减轻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从而积极有效地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43.
从早期止痛的意义,早期止痛的依据以及传统止痛现念的成因等三个方面论述急腹症早期止痛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探讨早期止痛的策略.提醒医务人员要更新观念,对急腹症忘者应尽早实施止痛干预.  相似文献   
44.
从早期止痛的意义,早期止痛的依据以及传统止痛观念的成因等三个方面论述急腹症早期止痛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探讨早期止痛的策略。提醒医务人员要更新观念,对急腹症患者应尽早实施止痛干预。  相似文献   
45.
作为孩子成长的关键人物之一,父亲对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84名学前中班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考察父亲参与教养的量(参与教养的时间)和质(积极教养行为)对儿童早期社会技能的作用。结果发现:(1)控制母亲积极教养行为以后,父亲参与教养时间仍显著预测儿童的社会技能,父亲积极教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2)控制母亲积极教养行为后,父亲参与教养时间显著预测女孩的合作性、责任感、自我控制及总体社会技能,边缘显著预测男孩的主张性;父亲积极教养行为边缘显著预测男孩的主张性,对女孩各项社会技能的预测均不显著。(3)父亲参与教养时间显著预测母亲积极教养水平低组儿童的合作性、主张性、责任感、自我控制及总体社会技能,父亲积极教养行为边缘显著预测母亲积极教养低组儿童的合作性和总体社会技能。表明父亲参与教养对母亲消极教养具有缓冲作用,其中父亲参与教养时间的缓冲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采用ERPs技术,探讨编码任务对来源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在学习阶段,被试进行两种编码操作:匹配判断任务和大小判断任务;在测验阶段,让被试进行来源判断任务。行为结果发现:在编码阶段,匹配判断任务比大小判断任务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测验阶段,匹配判断任务在“项目旧/背景旧”和“部分旧”条件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大小判断任务,匹配判断任务在“项目旧/背景旧”条件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大小判断任务。测验阶段ERPs结果发现:两种编码任务的新旧效应在200~700ms均有较广泛的头皮分布,而在700~1100ms呈前额皮层最大化分布;匹配判断任务的新旧效应比大小判断任务更大,表现在600~700ms的FPz电极以及700~800ms的Pz、P4电极。由此可见,在来源记忆中,编码任务影响来源记忆,主要表现在后部顶区位置;晚期前额皮层新旧效应不受任务难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张慧会  张亮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7):1193-1203
在个体生命早期遭遇的长期或重大的应激经历会显著增加个体罹患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的风险, 而情绪调节能力的损伤是引发这些心理疾患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人类为对象的行为实验和调查研究表明, 早期应激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中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 还会对情绪调节能力造成影响, 其影响方向可能与早期应激的严重程度有关。目前, 大部分研究表明严重的早期应激会损伤情绪调节能力, 但中度的早期应激也可能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更为整合性的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能力中介了早期应激和各类疾患之间的关系。进一步, 我们从神经层面上阐述了早期应激对情绪调节相关脑区和神经环路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当注意控制无关变量, 进一步探究不同早期应激对于情绪调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而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地区出土了丰富的树崇拜文物,不仅与神话传说中的记载相符,是早期社会分工留下的痕迹,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长生信仰的流行.从广汉三星堆铜树到东汉成都平原的摇钱树再到道教的长生信仰,可以看出原始自然崇拜到神灵崇拜再到成熟宗教的信仰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9.
早期经验对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福义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8,31(3):556-561
本研究以内隐联想测验(IAT)为内隐自尊测量工具,以17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来自家庭方面的早期经验对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婚姻状况与青少年的内隐自尊存在显著相关,来自离异家庭的个体内隐自尊显著低于来自完整家庭的个体;(2)父母婚姻状况对青少年的外显自尊没有影响,个体可能通过形成积极的外显自我评价对父母离异带来的负性经验进行补偿;(3)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的偏爱对个体的内隐自尊有提升和促进作用,提示积极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发展;(4)父母的拒绝与否认、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母亲的惩罚与严厉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状况相关显著,提示消极的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一致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0.
张丰乾 《现代哲学》2008,(1):109-116
历代儒者引经据典,从"民之父母"的角度出发,对统治者提出了亲民、爱民、保民、富民等要求.但是,近现代以来的思想史研究者,对于古代社会君民关系的这一基本理论似乎未着笔墨.本文集中讨论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早期儒家学派关于"民之父母"的思想,归纳出其中至少包含了"民之父母"需要符合"必达于礼乐之原"、"使民富且寿"、"同于民之好恶"、"顺而教之"、"有父之尊,有母之亲"等原则.孟子则借用"民之父母"的理论痛斥当政者"以政杀人"、"率兽食人"、"使老稚转乎沟壑".荀子指出当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堕落为"民之怨贼"的地步,统治阶级内部其他符合"民之父母"标准的领袖可以以"革命"方式取而代之.在今人看来是"乌托邦"的这种构想,在儒家看来是应该而且能够实现的蓝图.儒家之外,<管子>提出,"法"才是"民之父母",在"法"的层面,即使是有所过错,也可以有办法弥补,不至于酿成大患,可以看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