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笔名落华生,原籍福建,生于台湾,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是中国早期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曾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新中国的年轻一代了解他,主要是从中学语文课本中选用他的文章开始的。他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简》等作品。  相似文献   
32.
考察上博简可知,早期儒家乃本于仁道阐释政权转移问题。在其看来,政权转移实质上是政权合法性的转移,而政权合法性植根于天命、民意与为政者的贤德贤能,以"仁"为基本精神;政治权力是仁民爱物的工具、服务天下民众的公器,政权的转移旨在实现"天下和合"的仁政理想;在此理想的引领和范导下,一旦为政者因德衰或能退而丧失或遮蔽了政权合法性,政权就当该发生转移;禅让、世袭、革命为政权转移的三大模式,若以仁政观之,则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本位的世袭制和以武力转权的革命模式皆各有弊病,唯有主张"尚德让贤"的禅让制才是可圆满实现仁道的理想政权模式。可见,早期儒家是以仁道为政权转移的根本原则和终极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33.
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理论模型与干预途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的新进展:(1)儿童学校适应结果的早期预测因素和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生态学模型;(2)入学准备状态评定工具的发展状况和效度评价; (3)国外针对入学准备状态不足儿童采用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最后,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文化差异对开展中国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这里翻译的三篇章都涉及海德格尔的早期(自1915年到以后近10年期间)述,集中在他的独特方法如何开始形成这个关键问题上。实际上,造成理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了解这个方法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它的早期的、比较平白的表现,而一上来就被那本书中重重叠叠的“海德格尔行话”裹住,从而迷失了基本的方向感。  相似文献   
35.
整个中国古代经学的文本可分为经书系统和诠释性文献系统两个部分;经书系统形成之后,经学的各种争论就围绕着诠释的部分而展开。诠释文献又可分为传、说、记、章句以及注、疏等数类,其中传是最早出现的诠释文献类别。《论语》在汉初的地位相当于大传,但由于是五经之,六艺  相似文献   
36.
早期儒家的著述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心理内容,其中尤以道德情感心理内容具有突出的以教化民作用。比如“爱”的核心为恻隐之心即同情心,这一重要的情感心理范畴是增进人与入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粘合剂。忧患意识与和乐精神也凸显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忧患意识是一种凛然的民族大义,是古往今来一切仁人志士所具有的主体意识,是儒学体验性...  相似文献   
37.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围绕“道”的信仰,道教历史上对《老子》的注本众多,各种注本通过对《老子》之“道”这一基本哲学范畴的解释,作为其立说的基础,其中《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两部较早的重要注本,对“道”的不同解释,体现了道教形成过程中基本思想的重大转变,对研究早期道教的特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早期剥夺所致大鼠抑郁样行为与海马BDNF mRNA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早期剥夺对大鼠行为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影响,将新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早期剥夺组,早期剥夺组在出生后1~14d每天孤养4h。监测体重,在出生后36?64天进行液体消耗试验,每周一次。12w龄时,进行穿梭箱试验,酶联免疫法检测海马BDNF含量,原位杂交法观察海马BDNF mRNA的表达。早期剥夺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水摄入量与糖水偏爱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穿梭箱试验中,早期剥夺组大鼠在训练时的穿梭反应次数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测试时,两组大鼠的被动逃避行为、主动逃避行为与逃避错误次数无显著差异。早期剥夺组大鼠海马BDNF含量、CA1区和CA3区BDNF 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5)。提示早期剥夺可导致大鼠生长减慢,表现出快感缺失的抑郁样行为,但未诱导成年大鼠表现出明显的习得性无助倾向,早期剥夺能下调成年大鼠海马BDNF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9.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湘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0.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将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系列针对术中知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明显减轻(P〈0.01),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系统的早期心理干预可减轻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从而积极有效地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