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将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系列针对术中知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明显减轻(P〈0.01),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系统的早期心理干预可减轻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从而积极有效地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62.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而重症多由EV71感染引起。由于EV71的高度嗜神经性,重症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害、急性肺水肿/出血等。现就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与处理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3.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将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系列针对术中知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明显减轻(P<0.01),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系统的早期心理干预可减轻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从而积极有效地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64.
从早期止痛的意义,早期止痛的依据以及传统止痛现念的成因等三个方面论述急腹症早期止痛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探讨早期止痛的策略.提醒医务人员要更新观念,对急腹症忘者应尽早实施止痛干预.  相似文献   
65.
从早期止痛的意义,早期止痛的依据以及传统止痛观念的成因等三个方面论述急腹症早期止痛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探讨早期止痛的策略。提醒医务人员要更新观念,对急腹症患者应尽早实施止痛干预。  相似文献   
66.
易学是朱熹学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易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元代时期,朱子易学在政府的推崇下,逐渐成为官方学术;同时学者也积极地以师徒相传、朋友讲习与读书自得等方式,传承朱子易学;此外,元代学者还通过研究朱子的易学典籍、发展与批判朱子的易学观点,以及调和朱子与程子的易说等多种途径,对朱子易学作深入探究。这三个方面即构成了朱子易学在元代发展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67.
吉备真备是日本奈良时期(中国唐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唐留学19年,将中国的许多重要典籍带回日本,促进了日本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同时,有史料证明他也是将易学传入日本的重要人物之一。本文通过日本史料解读唐代易学东传中吉备真备的作用及其对易学中占卜内容的态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68.
明清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著述大量出现,汉语伊斯兰教在很多非基本信仰问题的思考与表述上,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清代后期,以蒋湘南与蓝曦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学者,系统利用熟悉的易学资源阐释汉语伊斯兰教思想。其中蓝曦在《天方正学》中,发展了王岱舆、马注等人已经开始的以回释儒的传统,大量利用卦气说、伏羲画卦说、易象说与太极化生宇宙说一套易学话语系统,作为建构汉语伊斯兰教思想的重要资源,这可以看作易学在清代的一个发展。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中国思想史上格义的传统、易学强大的阐释空间、伊斯兰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本身的沟通之处、汉语伊斯兰教思想明显有苏非气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9.
1905至2010年间的郑玄易学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既有对传统经学研究路数的坚守,又有引入西学思想与方法的新实践,而现代学术制度、思想与方法最终成为郑易研究的主导,呈现出新旧学术交替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中国传统学术现代化的缩影。西方学术的引入,客观上丰富了郑易研究的视角与途径,揭示、提升了郑易研究的多方面内容,其百年历程及特点也都显示出这一研究的新气象、新变化。然而,脱离传统经学理路的郑易研究,也存在着古今学术的"博通"与"精专"之争、古典与现代的学术理路的差异、经世面向的缺失等问题,无论是指导思想、学术方法与研究旨趣方面,还是在传统四部之学与现代学科理论实践的融合上均有值得反思之处,应予以深切关注和彻底省察。  相似文献   
70.
吴飞 《周易研究》2024,(1):5-14
本为卜筮之书的《周易》,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形而上学的核心文本和源头?这首先是由中国哲学传统对命运的理解决定的。西方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无一例外以追求确定性为首要目的,在确定的命运面前并无禳解之法,因而占卜便越来越被边缘化。西塞罗《论占卜》非常明确地讲出了这一哲学理由。但在中国的巫史传统中,占卜追问的并非确定的命运,而是命运发展的大势,即“知几”,进而在大势面前做出相应的调整。《周易》卦爻辞的主要内容,是面对命运大势时的对策。儒家经典中指出,卜筮的主要功能是“稽疑”,在无疑的情况下不需要占卜,而在很多重要的仪礼中,占卜是为了表示严肃和庄重,即《荀子》所说的“以文之”。这种“文之”并非无关紧要的修饰,而是在变化不定的命运面前的一种把握德性的哲学态度。正是在变化不定的命运面前知几与稽疑的态度,使易学成为了中国形而上学最根本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