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在东亚的"仁"学思想史中,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说是朱子之前的最高峰,是二千年来中日韩各国儒者"仁"学论述之源头活水,极具关键性之地位。自孔门以降,儒家"仁"学义蕴丰富,理路甚多,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这项命题,极具理论之意趣,亦深具思想史之涵义。历代东亚儒者对"克己复礼为仁"一语,提出深具时空特色之诸般解释,并开发潜藏于其中的哲学问题,揭示了"仁"与"礼"之不可分割性与相互紧张性。中国儒者对孔子"仁"学之新诠,以朱子、杨慈湖、王夫之、戴震最为精彩,尤以朱子释"克"为"胜"、释"己"为"身之私欲",具有指标性之作用。朱子以后的东亚儒者或推衍、或驳斥朱子之说,但都无法跳过朱子的诠释典范。从解释者所依凭的理论背景观之,如果说朱子代表了"理学"的诠释进路,那么杨慈湖、阳明后学诸君子与王夫之可以说是践行了"心学"的诠释进路,而十八世纪戴东原的解释则表征了反宋儒"理"学思潮的兴起。就朝鲜和日本儒者而言,十七世纪日本的荻生徂来与十八世纪朝鲜的丁茶山最称大家。荻生徂来以"纳身于礼"及"以礼制心"解释"克己复礼为仁"说,丁茶山以父子、君臣、夫妇等均尽其分定义"仁",两说虽有所出新,但基本上与清代中国的"礼"学思想相互呼应,可视为东亚近世"实学"思潮在《论语》诠释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2.
意雯 《天风》2017,(8):57-57
【新浪网】最近,19本的“丈夫死亡笔记”网站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该网站聚集了一众“盼夫早死”的妻子,大部分是年龄30多岁的女性,她们对丈夫充满极大的怨恨和不满,发帖控诉丈夫挥霍无度、不务正业、不关心家庭等,希望他们早点死掉。目前该论坛上已有超过1200名妻子发帖诅咒自己的丈夫去死。  相似文献   
133.
徐伟 《中国宗教》2017,(7):54-55
一1922年,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1876-1958)来到中国。这位擅长雕塑、深谙艺术史、倡导天主教"本土化"的枢机主教,对于天主教绘画艺术的中国化做出了诸多贡献。在他看来,"一个本籍艺术家,应该深明宗教画像学的内容,然后用他自己的表达方式,按照他本国的形象语言,把自己的主题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4.
胡笳 《中国宗教》2017,(7):74-75
佛教的写经、刻石、摩崖等原本出于纯粹的宗教目的,却在无意中发展和保存了中国的书法形态,无法想象,如果中国书法史缺少了这些杰作,会黯淡几分。陈寅恪曾经说过:"艺术之发展多受宗教之影响,而宗教之传播,亦多倚艺术为资用。"  相似文献   
135.
古方派是日本汉方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兴起于17世纪中叶.古方派的崛起与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不仅深受中国医学理论及日本当时兴起的新儒学复古潮流的影响,而且与当时流行疾病的构造及文化主导者的转变等诸多因素有关,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社会文化角度对古方派崛起的原因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6.
佛教自从东汉时期传入,便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唐代,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倡导、社会财力的富足等原因,使寺院数量极多且规模宏丽。在这样的背景下,图壁刻塑等佛教美术活动成为唐代民间绘画的主要内容。佛教美术促进了民间画工美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以画样、粉本为主要教育媒介,以合作画壁为主要手段的师徒传带教育形式,并初步发展为中国古代民间绘画教育的基本形态。正是这种教育模式孕育出了盛极一时的唐代绘画,造就了唐代美术辉煌灿烂的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7.
担当是明末清初云南的一位画僧,他精研禅学,擅长作诗,亦擅书画。担当以对禅宗的深刻体悟来观照书画艺术创作,并作有大量富有禅学思想意蕴的题画诗和禅意画。禅画相通是推崇水墨山水、追求空灵境界,游戏翰墨也是以禅入画,不拘形色,画风萧简疏淡,境界荒寒冷寂,极富禅学意趣。担当和尚以禅论画,主张画禅合一,深具禅学哲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8.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6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中国,被道家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道院也未能逃脱魔爪。1938年农历闰七月初八的傍晚,万恶的日寇初次来到茅山道院的元符万宁宫就大肆烧杀,先用燃烧弹将华丽而高大的三清殿和西斋道院的许多楼房焚烧,又将眼睛不好的守庙居士黎洪春(解放后曾任中国道协会长黎遇航先生的父亲)带走,日寇要他带路上大茅峰,这位出家人不肯助纣为虐,拒绝从命。残暴的日军哪里由他,拖着他走,当他被推拉到华阳洞旁时,恼羞成怒的日军再也没有了耐心,将他和沿…  相似文献   
139.
郭武 《中国道教》2005,(3):29-31
所谓“孝道”,是晋以来人们因共同尊崇孝或许逊而凝聚成的一个宗教性群体,以推崇孝行为主要特征,乃“净明忠孝道”之前身。学术界关于净明忠孝道形成时间的看法颇有分歧,如日本学者秋月观认为应在元代刘玉教团出现时,而中国大陆学者则多主张应为南宋何真公教团出现时;但无论如何,大家对南宋以后有崇拜许逊之“教团”存在,却有着一致的认识。那么,南宋以前是否有崇拜许逊之“教团”存在呢?笔者所说的“教团”,实指具有宗教性质的团体。在这种团体中,人们不仅追求共同的信仰、崇拜共同的神灵,而且拥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场所,甚至还造作用以…  相似文献   
140.
2005年3月28日星期一,复活节次日,白柳诚一枢机在其东京的私人公寓接受了《信德报》总编张士江神父的专访。张神父就当前中日两国之间的存在某些历史问题,日本教会的回应,以及枢机卸任东京总主教后的私人生活等进行了采访。这里刊出部分采访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