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所有4层以上的建筑物的外墙上都有一排贴着倒立的红三角标识的窗户,从顶楼一直延续到一楼,非常显眼。每一个刚到这些国家的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他们的建筑物一般排列得比较紧密,同时相对来说街  相似文献   
32.
川端康成以其卓越的感受性和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由此荣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说这卓越的感受性和高超的小说技巧是包含着作家对自然四季的细腻感受和独特描绘的,而季节感与自然美则无疑是日本人心灵的精髓之一,当然也是川端康成文学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33.
杨笑天 《法音》2002,(9):42-42
以日本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理事长、日本佛教大学前校长高桥弘次教授为团长的“佛教大学祖迹研修团”一行11人。于8月25日至9月1日访问了我国。  相似文献   
34.
张琳 《佛教文化》1995,(6):9-10
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邀请,日本佛教友好人士访华团一行九人于1995年10月15日至20日在北京、天津进行了友好交流访问。 10月15日,日方代表团分乘两个航班到达北京,赵朴初会长携夫人亲临机场迎接,令日本友人十分感动。在机场贵宾室。  相似文献   
35.
明娟 《法音》2009,(10):56-56
本刊讯9月29日上午10时.日本临济宗南禅寺派管长中村文峰长老、教学部长莲沼良直法师、正的院住持松峙宜晃法师、馆长侍者杉村宗一法师、圆辉一行5人,到中国佛学院拜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一诚长老。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一些以技术性层面为主的实力分析及史料研究,探索中国漆工艺与日本漆工艺之间存在的关系转换及所预示的兴衰趋势,并就特定时期(中国明代和日本江户时期)的漆艺术现象(能够代表中日两国造物文明传统最明显特征的艺术品种)尝试以技术层面为主的切实分析,并试图达到探索其文化成因、生活习俗及贸易往来诸元素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同时亦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举行活动,隆重纪念这一伟大的时刻。作为中国佛教界的两家全国性公开刊物——《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38.
在壮丽巍峨的日本镰仓圆觉寺开山堂内,至今还珍藏着一尊中国宋代高僧的木雕坐像,高110厘米,他的眼睛是用碧玉嵌成,显得目光炯炯,风貌如生,在坐椅的扶手上还刻着一只神态安祥的白色海鸥,它象征高僧来自邻邦,渡海到此。这位气宇非凡的高僧就是700余年前的中国宁波籍高僧祖元法师。  相似文献   
39.
刘文静 《美与时代》2014,(12):26-26
唐代时期政统与道统的矛盾斗争促进隐逸思想的改变,并融入了园林中,促使了园林中郊野别业发展。隐逸思想丰富了唐代园林文化的内容,使郊野别业“隐逸”构建空间开始定型,并对后世园林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0.
王永东 《学海》2014,(6):198-202
关于日本集团主义,传统观点认为其抹杀了个人主义,个人自愿为集团奉献。从理论上看,集团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理论立足点、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从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看来,认为日本集团主义否定了个人主义也是不成立的。耻感文化使得日本人必须忠于集团,去为集团献身。集团主义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给日本民众的精神上打上了深深地烙印,造成了大众对日本集团文化的错觉和民族无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