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5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41.
主观幸福感回溯式自陈报告测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发展了关注时间因素的即时测量方法,如经验取样法(ESM),生态瞬时评定法(EMA),日重现法(DRM),U指数(The U-Index)等.从传统测量走向多样化测量大大提高了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生态效度,同时也为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与评估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2.
早期丹法传授仪的程序主要有斋戒沐浴、立坛、告神、歃血为盟、处理信物等步骤.这些仪式本质上是一种约束传授双方行为的盟誓,一方面借鉴了先秦盟誓仪式的特点,同时又吸收了汉代的文化因素,最终形成独特的丹法传授仪.早期丹法传授所用金人、金鱼等信物反映的黄金崇拜现象是探索炼丹术思想起源的重要线索之一,其中某些因素可能与外来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43.
<正>【本刊讯】2015年4月9日至15日,中国伊协教务部一行3人先后赴江苏省、甘肃省进行以"教风"为主题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调研。本次调研工作考察了包括江苏省南京市、淮安市、连云港市与甘肃省兰州市、临夏回族自治州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内的12座清真寺,并就当  相似文献   
44.
译者按今年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日本友人额贺章友先生特地撰写《中日佛教交流战后五十年史》一书,在日本《中外日报》上连载,深情回顾了两国佛教界高僧大德冲破重重阻力,推进中日友好事业的感人事迹。今年5月又值赵朴初会长逝世两周年,为了纪念先德、不忘历史,缅怀两国佛教界先贤筚路蓝缕、开创和平友好事业的殊胜因缘,现将该书的“前言”和第一部分“佛像渡日”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5.
“悠悠川西行,浓浓神仙意”,带着对道教发源地的景仰和崇拜之情,金秋十月,我前往大邑鹤鸣山参访。鹤鸣山,又叫鹄鸣山。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鹤鸣乡悦来镇境内,海拔一千多米,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形似鹤或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闻名。东汉顺帝汉安年间(126-144年)祖天师张道陵在此创立正一盟威之道,民间称五斗米道,尊称天师道,由此道教正式诞生。行至山中,只见山间道观星星点点,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它显得古老而又年青,说其古老,宫观在汉代已有,“文革”中毁于一旦;称其年青,全部道观均为近十年内重建…  相似文献   
46.
佛经文本崇拜的表现形式形形色色,其所关涉的因缘也是深刻而复杂。圣人崇拜、学而优则仕、宗教信仰等是其发生的主流因缘。而这因缘的追溯,又牵涉到中印文化的分别,以及儒、佛、道、民间习俗甚至世俗权力等多因素的互动。实质上,佛经文本崇拜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自觉而非仅仅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一些以技术性层面为主的实力分析及史料研究,探索中国漆工艺与日本漆工艺之间存在的关系转换及所预示的兴衰趋势,并就特定时期(中国明代和日本江户时期)的漆艺术现象(能够代表中日两国造物文明传统最明显特征的艺术品种)尝试以技术层面为主的切实分析,并试图达到探索其文化成因、生活习俗及贸易往来诸元素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从中国教会缺乏对主日崇拜和崇拜礼仪的正确认识与运用的现状出发,探讨主日崇拜礼仪的神学意义与牧养价值,希望我们中国教会重视和推进主日公共崇拜礼仪。  相似文献   
49.
郭武 《中国道教》2003,(3):39-41
“净明”是宋元净明道用以名教之词,有关其来历可谓众说纷纭。只是,诸家之说皆有可商榷之处。今试对诸说作一评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祈望大家教正。近有学者认为:“净明”一词之由来,乃是受到了唐代佛教禅宗心性本净本明之说的启发①。这种说法,似乎忽略了唐代佛教其他宗派关于心性的论述,且未重视日本学者秋月观的研究成果。唐代以清净圆明来描述、比喻“自性”的佛教宗派并不只禅宗一家,如华严宗即以为:〔性〕虽复随缘成于染净,而恒不失自性清净。祗由不失自性清净,故能随缘成染净也。犹如明镜现于染净,虽有染净,而恒不失镜之明净。祗由不…  相似文献   
50.
玉皇大帝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尊神 ,在一般民众心目中 ,他是天庭总管 ,实际上的最高神。不过 ,玉皇崇拜初起于道教 ,他在道教中的地位是居于三清之下的第一尊神。而且 ,道教又以系统的经书 ,完整的崇拜科仪 ,向社会展示着自己的教义。道教对于玉皇崇拜的内容和形式 ,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 ,是中国文化长期演变的结果 ,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内涵。若要了解玉皇大帝崇拜所映示的中国文化的种种素质和特点 ,主要应当研究道教对他的解释和祭祀、祈求诸科仪。然后再及于民间对玉皇崇拜方式以及相应的观念 ,因为相对而言 ,这些民间的风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