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徐湘霖 《法音》2001,(9):26-33
不论是科学、哲学或是宗教,都要对心与物、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出回答,关于我们头脑中的印象同现实世界究竟有怎样的关系问题,宗教家也许比科学家和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更加饶有兴味。境,唯识学上是指识所认识的对象,但它又与我们日常经验所感知的不同。在日常感觉中,认识对象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然而,在唯识论者看来,认识对象不是指客观存在物,没有独立性和实在性,不能规定为自在之物。世间一切现象的存在,都不过是我人心识所显现的影相而已,这是因为心识具有识变功能,能变现一切境(对象)…  相似文献   
82.
据报道,挪威的登纳有一条中心大街,街上有百余家商店,但没有一家商店经营的商品是相同的。所以人们称这条街为“无重复商店街”。挪威的“无重复商店街”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市场竞争“特”者胜,经商办店“奇”者富。大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经营者,都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特的思路,而决不追风赶潮求时髦,更不“傻子过年看街坊”,看别人干什么赚钱,我也紧随其后干什么。   而国内许多城市的大商场几乎都是“重复”的:一层是化妆品,皮鞋皮包;二层是男装;三层女装;四层家电、运动休闲用品;若有五层,便摆上几台游戏…  相似文献   
83.
巴赫金认为,浪漫主义怪诞中存在恐怖,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怪诞则没有恐怖,即使有也被诙谐所战胜并转化成了欢乐。巴赫金的"怪诞可以无恐怖感"观很容易引起质疑,原因有三:一其立论的主要依据《巨人传》及民间狂欢节都蕴含着恐怖;二背反了怪诞只有在恐怖感中才能生成的审美经验;三与怪诞必然包含恐怖的西方美学史共识相左。  相似文献   
84.
邵铁峰 《学海》2014,(2):37-44
对西美尔而言,现代社会中货币的神化现象,就是货币作为无任何特性规定的纯粹手段,最终将自身转变为一种终极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对于个体自由发挥着双重作用。作为一切价值的绝对等价物,货币与宗教中的上帝理念有着形式相似性,但是,货币由于其符号特征,而在整合中将事物的独特本质进行了化约,而宗教的社会整合则是通过对人的独特本质的保存来实现的,这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无竞争性不仅是与系统整合相对立的,而且它本身就是社会整合的绝对形式。  相似文献   
85.
苏珊·格拉斯佩尔在《边界》中的女性话语试验展现了其最具先锋性的一面.剧中克莱尔的话语将其女性经验完全暴露在外,一方面成为克莱尔以“他者”姿态对抗父权体系的武器,另一方面又造成自我与他人交际的失败,并最终导致克莱尔的失控与疯癫.以女性主义话语理论分析克莱尔话语的女性特质,以及此种女性话语对克莱尔人际关系与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正成都教区主教府坐落于成都市中心西华门街25号,由圣母无染原罪堂和成都教区主教公署组成,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光绪三十年(1904)完工。由于年久失修,建筑老化严重,为保存百年教堂建筑、恢复和提升主教公署风貌,成都教区于2013年对整个主教府内部进行了维修和环境整治,使主教府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成为这座现代化大都市一处亮丽的风景。成都教区主教府是国内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天主教建筑群。整个建筑中西合璧,造型古朴典雅、装饰适度,空间开合有致,是集宗教文化艺术、西欧建筑风格及川西宅院文化为一体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载体。  相似文献   
87.
《中论》和《顺正理论》,分别是中观派与说一切有部的代表作。两派都认为,佛所说的因缘观是非一非异、非生非灭的。基于这样的因缘观,中观派认为一切法本性是空的,而有部却认为一切法是实有的。而两者差异的根本,在于是否认为生相是实有的。在《顺正理论》看来,生相是在外缘摄助下启动的“无障胜因”,它是果法的直接内因。它推动果法从未来世进入现在世,从而成为与原有外缘相分离的缘已生法,即外缘与果法有“非一”的关系。但从没有外缘果法不能产生的角度来说,两者有“非异”的关系。相反,由于中观派不承认作为中间环节的生相实有,所以因与果是直接的相互系属的关系。由于系属故相待,所以因果本性皆空。但与《顺正理论》比较后可知,《中论》实际上只指出了因果的一、异关系不能成立,却没有进一步很好地解决因与果的非一、非异关系,所以才对因缘法作了本性是空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8.
南山寺诗歌     
南山寺诗歌史韵雯万圣佑国寺明·镇澄白社翠巅头,登临思转幽。风烟千幛暮,钟磬一林幽。清写藤萝月,寒生薜荔秋。虚堂无一物,坐看大云流。护国寺明·镇澄探奇来古寺,触目动幽怀,路绕万松曲,门迎一水开。丹墀迷蔓草,画壁没青苫。不见谈经者,空堂云自来。游南山寺二...  相似文献   
89.
耳边风话说耳边风,恼的是吹风之人吧。风入体,得风寒,怎受得起呢?假使,有人恶语中伤你,该不该生气?那人的目的就是想激怒你,打乱你生活的步伐。若肯把它当做一缕风吹过,就像铁棍撞上了棉花,打不疼,还会栽个大跟头。假使,听到某些认识的或不  相似文献   
90.
净土的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是与人们对它的信与不信相联系的。因为人们以信乐为基,而行愿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感受到净土的存在。否则,人们自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更没有修行过,人们当然就领略不到净土的庄严和净土的存在。因为,即使它存在,那也只是诸佛的存在,同人们自己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因为那毕竟不是人们自己的净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