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裴頠“有”论在魏晋玄学中究竟有什么理论价值?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是忽视就是轻视。事实上,裴頠的“有”论在玄学思想发展中有三方面很重要的意义:一是矫正了玄学的致思方向,即把玄学探讨的中心和重心导入到“事物本身;二是为存在者的存在找到了存在的前提条件——“资”,即为存在者之存在建构了一外存在构架;三是开拓了存在者之存在的“自生...  相似文献   
52.
为建构区别于自由主义的自由概念,佩迪特主张用无支配自由观取代伯林式的无干涉自由观.这种自由观在将"无支配的干涉"纳入自由的范围的同时,将"无干涉的支配"排除在自由之外,认为国家非专断、非任意的干涉无害于自由,国家应积极作为以消除各种支配性因素的存在,从而改变了国家的"守夜人"形象,确立了积极国家的合理性.佩迪特反对自由主义者提出的自由并不预设任何政体形式的主张,认为无支配自由与现代民主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内在关联,而论辩式民主就是其中可供选择的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53.
石涛《画语录》思维高妙,关于一画的内涵,自20世纪40年代起我国学术界就争议不断。笔者认为一画论就是绘画之法,这个法是有与无的统一。整部《画语录》有九个章节明确谈具体的绘画技法,通篇又贯穿着无法的精神。宇宙是乾旋坤转的,我是独立唯一的,一画之法必为活法。石涛是着眼于活法性质来界定一画内涵的。整部《画语录》闪耀着不断创新、强调变化的艺术辩证法光辉。  相似文献   
54.
源于孔子的"无讼"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基本法律价值取向,对于晋商的商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贾相通的价值观造就了晋商的耻讼心理,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决定了晋商惯于以非讼方式解决纠纷。晋商"无讼"现象的制度渊源在于明清时期以调解息讼为取向的纠纷解决机制,其组织渊源在于晋商的亲缘、地缘组织形态以及晋商严格的行规号规等。晋商"无讼"对于当今企业形成和谐商业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5.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核心。"道"以"虚空"或"无"的形态存在,"虚空"或"无"是物质的潜在状态。"道"是混成之物,所以"道"是具有精妙的内部结构特性的,它是人类尚未完全认识的物质存在的高级形态。宇宙万物是"道"创生与演化的结果,而且在演化的过程中,"道"的作用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在研究宇宙的本体(或本源)问题上,没有其它的概念可以替代它、超越它。"道"是具有至上性的。  相似文献   
56.
李卫君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10,42(11):1021-1032
语言理解过程中, 句子内部的韵律短语边界会诱发反映韵律短语终止的特异性脑电成分终止正漂移 (CPS, closure positive shift), 而句末语调短语边界则会诱发反映句法终止和完整语言单元结束的脑电效应P3。研究采用汉语特有的语篇绝句, 考察了听者加工绝句中各句末语调短语边界的认知过程及其诱发的脑电效应。结果发现五言绝句内部各语调短语边界分别诱发了时间进程、头皮分布和波幅均相同的CPS, 表明语篇内部韵律边界加工不受其所处语篇位置的影响; 五言和七言绝句末的韵律边界则分别诱发了一个P3, 并且前者诱发的P3波幅小于后者, 而二者在时间进程和头皮分布上不存在差异。本研究表明, 句末语调短语边界诱发何种脑电效应与其承担的功能有关, 既表示前面信息终止又预期后面信息出现的句末边界会诱发CPS, 而只表示信息终止的句末边界则会诱发P3。  相似文献   
57.
人们常常发现自己对某一情景有些熟悉, 但又想不起以前有关的经历。对这种熟悉感的理论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熟悉感来自一种较弱的记忆形式, 与有回忆情况下的再认属于同一加工过程(single-process models, SPM)。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熟悉感来自一种基于熟悉性的再认, 与基于回想的再认相互独立(dual-process theories, DPT)。在实验室, 评估熟悉性与回想是否相互独立的基本方法是寻找两者分离的证据。本文尝试梳理无线索回忆再认(recognition without cued recall, RWCR)范式的研究, 结果显示:熟悉性对某种特殊的概念加工和整体特征的知觉加工要比回想更加敏感, 并没有支持SPM关于回想和熟悉性各自对意义加工和局部特征的知觉加工更加敏感的推断。而且RWCR研究还观测到熟悉性与回想在行为和神经成像方面的实验性分离, 支持了DPT关于熟悉性与回想相互独立的推断。最后, 本文从熟悉性的深层机制和中英文材料对RWCR的不同影响出发, 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8.
采用EyeLink 1000眼动仪, 选取韩、美、日、泰四国留学生各20名, 在正常无空格和词间空格两种呈现方式下阅读中文语句, 以此来探讨二语学习者在阅读中文时词边界信息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二语学习者在中文阅读中存在着一致的眼动模式, 即在单次注视事件中, 倾向于注视词的中间部分, 在多次注视事件中, 倾向于注视其开端部分, 然后再计划一次词内再注视。词边界信息能够有效地引导中文二语学习者的眼动行为和眼跳计划, 更多地将首次注视位置落在词的中间部分。最后, 词边界信息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促进作用没有受到母语文本呈现方式熟悉性的调节。我们认为, 中文二语学习者在阅读中的眼跳目标选择可能采用的是战略-战术策略。  相似文献   
59.
采用启动Stroop范式, 对刻板印象激活的无意图性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特征进行了探讨。操纵了启动和“无启动”条件以及与启动所激活的刻板印象一致、冲突和无关的3类靶子词, 记录了36名大学生被试对靶子词进行颜色判别的行为反应和脑电图(EEG, electroencephalogram)。结果发现:(1)“无启动”条件下对3类靶子的反应时基本一致; 启动条件下对一致靶子做出颜色判别的反应时显著快于对冲突靶子的, 对无关靶子的反应时介于两者之间。(2)“无启动”条件下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最大--显著大于一致和冲突靶子诱发的, 后两者诱发的N400无差异; 启动条件下一致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显著小于冲突和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 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也小于冲突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这表明刻板印象激活是一个发生在知觉后加工阶段的具有无意图性的自动化加工过程, 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具有抑制冲突信息加工同时促进一致信息加工的“双刃剑”模式, N400可以作为考察这一认知过程特征的电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60.
王婷  杨付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8):1488-1500
职业成功(career success)作为职业生涯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主题, 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主要从职业成功的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实施效果与作用机制等方面,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探讨。未来研究应关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成功、开发中国组织情境下职业成功的概念和测量、基于特质激发理论视角分析职业成功的诱因、基于职业成功观分析职业成功的实施效果、探讨中国本土文化的权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