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虚云和尚是我国近现代名僧,他对国家、对社会、对历史和宗教文化,做出过重大的贡献。至今云山万重之中,都有他播撒的佛光,惠泽人间。 他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号幻游。他的父亲萧玉堂世居湖南湘乡,为梁武之后,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任福建泉州知府。母亲颜氏夫人年逾四十无子,平日礼佛,常祈祷观音大士。一日她梦见一个长须青袍人。  相似文献   
312.
开店搞经营,就要会"折腾",并善于"折腾",即使在生意特别好的情况下,也要主动"折腾"一下。那么,什么叫"折腾"呢?通常来讲,"折腾"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指没事找事,翻来倒去,改来改去……总之,就是重复做一些无意义、不必要的事情。但笔者在这里所说的"折腾"一词却是"好"的一面,是一种进取、一种创新、一种变革,是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313.
十方堂     
本文介绍了藏传佛教寺庙十方堂的建筑、塑像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314.
《法音》2010,(8):28-32,33,34
<正>2、析"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疑(1)上座陈问【论文】彼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宗门常谈,不应有错。宗门中,从上诸祖善知识所谈,的确如是,实无有  相似文献   
315.
吴根友  周衿瑶 《哲学动态》2023,(8):42-51+127-128
先秦哲学思想中,对“孔子梦与不梦见周公”的诠释,经宋明儒的注解,主要体现为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的两种路径。“庄周梦蝶”与“真人无梦”的两则故事,从人生哲学与道德修养的两个角度来看,则主要体现了庄子的怀疑主义哲学倾向和追求绝对道德理性的倾向。而荀子“心卧则梦”的命题,主要表现为追求绝对认知理性的倾向。这三位哲学家有关“梦”的叙事,以及后人对其有关“梦”的叙事的解释或说明,表面上看来并无多少关联性,但从精神现象的角度看,其主旨却是相当统一的,即将“梦”视为非理性的精神或意识现象。不过,宋明诸儒对孔子梦或不梦见周公叙事的解释或说明的思想解释史,却透露出一种可取的“释梦”态度,即从理性的角度去解释人的精神现象之一的“梦”的义涵。因此,中国哲学史上与“梦”相关的思想论述,似可被纳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使作为精神现象之一的“梦”也可以进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316.
叶少勇 《世界哲学》2016,(2):150-159
本文抛开后世中观论师的理论阐释,基于龙树的《中论颂》等著作考察其所批判的自性的含义,进而明确无自性而空的意义。以认识论怀疑主义为前提,龙树指出一切概念都同时含示着固定不变的存在主体及其必须参与的变化和观待,从而导致自相矛盾而不能有所指向。其语境中的自性即是概念的预设指示对象。由此龙树主张众生的一切概念皆无所指对象,也就是一切唯是空名而无自性,这一意义的空即是所知世界的彻底不存在,与后世论师所主张的"缘起有自性空"有方向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317.
曹剑波 《宗教学研究》2002,8(4):110-115
本文通过对“无”这个概念的不同含义的发掘 ,认为哲学史上的“无”含义有三大类型 ,第一类是万物皆有 ,而无无的“无” ;第二类是有无统一的“无” ;第三类是万物皆“空”的“无”。并从变化发展和物质存在形式二种角度探讨了有无统一的“无” ,从本原、语义、自性三种角度探讨了万物皆空的“无”。在此基础上 ,分析比较了对作为道教和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的“无”与作为佛教基本概念的“空”的异同。  相似文献   
318.
从修持者打坐致“上火”之症,可用无念法对应谈起,进而用通俗的语言讲无念之法及无念之理,又用中医和现代认识论试释无念法不耗自身内源,以其自我生息,达到修持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19.
本文以近代以来中国佛教史研究为案例,主要探究宗教史研究中如何处理文本与经验的复杂关系,这对于宗教思想史研究来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在现代中国学术史研究从80年代"思想史"到90年代"学术史"的转型脉络中,来说明中国佛教史研究的嬗变与得失。第二部分阐明近代中国佛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特别是从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中的经史学关系来加以分析,论述了哲学、新史学及经学等不同类型佛学研究的方式及其特点,并指出以欧阳竟无为代表的内学研究对现代中国佛学研究所具有的启发意义。最后,论文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佛学史研究受到域外研究的深刻影响,并从中深刻地反思与阐释如何恰当地处理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中的在地经验与域外传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0.
西汉易学家京房建立了复杂而精密的易学体系.他认为六十四别卦和卦爻都具有五行属性.这样别卦的五行就与卦爻五行发生了复杂的关系.我们通过对龟卜的探索,发现这种思想与龟卜法有些相似.这表明京房的这种思维模式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术.古人在构筑这种体系的时候或许受到古老的龟卜法的启迪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