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虚构对象,实在论者认为,指称虚构对象现象构成支持实在论的证据。反实在论者则试图表明,无需坚持实在论,也能解释该现象。针对五种反实在论策略,即罗素式反实在论策略、弗雷格式反实在论策略、亚当斯式反实在论策略、布洛克式反实在论策略和埃弗雷特式反实在论策略,本文分别进行反驳。最终说明,指称虚构对象现象仍将作为支持实在论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眼动记录法,探讨了语篇理解中类别指称对象的可提取性。实验采用3(实验材料:指称对象、非指称对象、特别控制条件)×2(兴趣区:兴趣区1、兴趣区2)×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3因素混合设计。通过分析第一次注视时间、总的阅读时间和回视次数等眼动指标发现,类别指称对象提取过程中包含激活和抑制两种过程。被试在阅读完上指示表达之后,立即激活了可能的指称对象,但是对非指称对象的抑制却发生在后来的整合过程中;高工作记忆容量的被试能更有效地抑制非指称对象,更容易形成语篇的完整表征,有效提取类别指称对象。  相似文献   
13.
以活动为认知对象的逻辑还没有系统地建立。本文我们采用半无穷方法、自代入方法、固定点方法和拟赋值方法全面建立这样的逻辑,从而研究知道一个活动的各种逻辑特性。根据这些方法,我们分别提出四类刻画知道一个活动的逻辑系统和相应的语义,然后证明这些系统相对各自的语义是可靠和完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直接指称论的反描述论论证主要有三种,即模态论证、认识论论证和语义学论证。多数语言哲学家相信,这三个论证对于反驳一般的关于物理对象名字的指称描述论是有效的。但是,三个论证对于一种可能的虚构对象名字的描述论是否有效,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根据虚构对象名字在语义上依赖于性质描述的特点,根据这种描述所产生的模态性质、认识论性质和语义学性质,最终得出否定性的结论:三个反描述论论证对于反驳虚构对象名字的描述理论是无效的。因此,对于反驳描述理论来说,如果直接指称论者使用的三个论证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则至少对于某些种类的名字,指称的描述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张存建  何向东 《哲学研究》2012,(4):89-95,114
语词自身并不指称,作出指称的是人——这是斯特劳森(P.Strawson)关于名称之指称的一个洞见。然而,个体有关于名称之指称的对象的多个信念储备,在遇到含有某个名称的表达式并意欲对之做出反应时,他如何确定这个名称的指称?经典语义理论没有专门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本体论约定(ontological commitment)问题的三种根本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尽管它们具有表面上的相似性,但中世纪晚期的唯名论哲学家布里丹(约1300-1361)的方法,是比以迈农和奎因为代表的其他两种被普遍认同的现代方法更具吸引力的第三种选择。本文同时指出,只有基于其关于真与逻辑有效性的语义观念的截然不同的前现代方法,布里丹的方法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弗雷格把语句的涵义看作思想,把语句的指称看作真值。本文接受弗雷格关于语句的涵义-指称的意义结构,但把语句的涵义和指称分别改为语法意义和事态。语句的真或假是语句和它所指称的事态之间的一种关系,类似于名称同它的指称对象之间的实-空关系。弗雷格关于思想的客观性转换为语法意义的客观性,体现为语言共同体成员的主体间性。本文区分了指称对象和指称意向,把指称意向定义为涵义和语境的结合,相当于弗雷格所说的判断。本文还对语句的语法意义和认识论意义作了区分。  相似文献   
18.
塞尔在其前期理论把语言的意义归之于言语行为,特别是交流意向,但在其后期理论则把意义归结为表征意向,而交流意向派生于表征意向,甚至割断了意义和交流之间的联系。笔者通过引入语境因素和指称意向的概念,澄清了语境、意向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使塞尔具有私人性的表征意向和交流意向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以此扭转塞尔理论中的心理主义趋向,回归到弗雷格的反心理主义的语义学进路。  相似文献   
19.
儿时,特别爱跟着父亲一起去种树,不仅仅是因为树能给人荫凉,能让人在捉蜻蜓、粘知了的过程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更是因为父亲往往能通过种树给人以启迪、以智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选取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对含有类别指称对象语篇心理加工过程。实验1采用命名法,实验2采用眼动记录法。结果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被试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逐渐增多,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对类别指称概念的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各年级被试表现出对类别指称对象激活的增强;大学生组被试还表现出对非指称对象激活的抑制;激活是立即发生的认知过程;抑制则是延缓发生的认知过程,且是一种策略性的控制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