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方反科学思潮是人类文明史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哲学和文化思潮。它与科学相伴而生,又尖锐对立。西方反科学思潮在哲学层面激化了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在文化层面,加剧了科学与宗教、人文的分裂。然而,要化解冲突,消除裂痕,圆融分歧,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便是返回中世纪,寻迹西方反科学  相似文献   
92.
历史的鉴戒     
成强 《天风》2003,(8):14-15
成强弟兄32岁得“再障绝症”,医生判其在世年月不足半载,但他爱惜余下光阴,用笔名“桑伟”、“(?)媛”等写下数百篇讲章。在《天风》、《教材》、《讲道集》等刊物发表,部分讲章汇集《天问》一书,再版两次。成强弟兄于2003年6月20日上午10时安息主怀,享年70岁。今刊发他的一篇文章,以表在基督里的遇思。  相似文献   
9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动过程与模式是个体阅读内部加工的外显写照。对眼动的研究,将给人们探讨高级心理过程开辟一条客观而有效的途径。汉语材料阅读中眼动的研究,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沈有乾在美国利用光学仪器开其端,以后则长期沉寂。我国大陆八十年代中才  相似文献   
94.
95.
傅献祭 《天风》2002,(8):28-29
初期教会及历世历代的教会向我们反复昭示一个道理,神学思想的转变与传福音的事工具有密切的联系。有的神学思想会阻碍传福音事工的拓展,有的则相反,《使徒行传》记载的初期教会历史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起初,使徒们的思想有狭隘不足之处,他们传福音的切身经历和圣灵的指引促进了思想的变化,这一变化也反过来有力地推进了传福音事工的拓展。  相似文献   
96.
一、整合策略之一:把握学科本质,依据学科总目标进行教材整合,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语文学科整体目标出发,提出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宏观设计思路,并根据总体目标和思路,对一个学段的教学进行整合,用文化内涵来打通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取阅读和写作中的“通法通则”,突出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一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97.
魏晋时期,儒学陷入颓废状态,而佛道思想大兴。浓郁的佛道思想崇尚自然而率性洒脱,在其影响之下,山水画虽然得以出现却并没有取得迅速大发展,而且,六朝末期直到隋朝初期其发展一度陷入停滞。佛道人物画有所成就,在人物画中却并未形成主导。"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可见,即便是在崇尚佛道的魏晋时期,画学思想体现的依然是"劝诫、教化"的儒家思想,这在人物画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可见,儒家思想在传统绘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杜书瀛小传     
杜书瀛(笔名田中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编委.当代文艺理论家.山东省宁津县人,汉族.1938年7月19日出生于抗日干部家庭.父亲杜子甫在抗战时期曾任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第一军分区政委,1942年6月19日在与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父亲去世后,杜书瀛跟随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母亲,在颠簸中读小学.  相似文献   
99.
1954年所发生的那场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是当时各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也受着毛泽东自身的性情气质、文学爱好、文学观念、尤其是其由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发展战略与路线所决定的思想状况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正是这一切构成了那场运动爆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探究《警枕录》这部以往学界不曾措意的著作,通过具体考察其内容,包括其中引用的宋明理学人物及其话语,以及作者本人的自我表达,力求呈现和分析作者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通过本文的考察,可见宋明理学传统尤其明清之际所格外突显的,以日记方式记录自我修养的工夫实践,至清代中后期仍被儒家知识人所践行。在这一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于理学传统与乾嘉考证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重新认识清代思想史尤其儒学的发展线索和整体面貌,尤其是其内部的多样与复杂,本文也试图提出一些个人的观察,以期推动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