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著名科学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科学与无神论》杂志顾问,庄逢甘先生于2010年11月8日在京逝世。庄逢甘自20世纪50年代参加航天工作以来,一直关注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282.
283.
在高等院校加强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具有重大的长远意义。本文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科学无神论关系的诸方面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区分科学理念与宗教信仰、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科学地探讨鬼神观念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区分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回应"终极关怀"挑战等若干具体教育要点。  相似文献   
284.
《科学与无神论》2010,(1):F0003-F0003
此书是中国无神论学会策划支持的《科学无神论丛书》之一。它将近10年来,中国无神论学会专家学者所进行的青少年无神论宣传与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集合而成。除专题调查报告外,其他文章均发表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上。此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编者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285.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自然科学基本常识的普及取代不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上的作用,一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是应该加强作为其基础的无神论教育。科学澄清上述问题,是做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86.
著名社会科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于光远.因病于2013年9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相似文献   
287.
休谟虽然没有明确否认神或上帝的存在,但他在人学研究的基础上,不仅试图消除传统宗教在世界观、道德观和现实活动中的影响,而且在悬置上帝信仰的同时将其根基还原到人性上,并对传统宗教在现实层面上产生的危害展开了深入批判,因此休谟的思想中潜藏着无神论倾向。与后来的法国无神论相比,尽管休谟的无神论倾向因为带有保守性而在立场上偏弱,但他的这些思想在西方无神论发展史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并且对于当今学界深入探讨无神论概念内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8.
石介,生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卒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字守运,号徂徕,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历任郓州、南京(商邱)推官。因丁忧归耕徂徕山下,在家教授《周易》,学者称徂徕先生。后得到富弼、范仲淹等人的荐引,入为国子监直讲,太子中允,学者从之甚众。为人笃学有志向,乐善疾恶,遇事敢说敢为,曾作《庆历圣德诗》,称颂一时名臣。 石介是宋初的学者、文学家。  相似文献   
289.
[本刊讯]2011年1月18日,“宗教在高校渗透应对策略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主办、中国无神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协办。  相似文献   
290.
《管子·内业》是战国时期稷下学派的重要著作,在阐发无神论思想方面具有先发之功。《内业》以“精气”作为物质的基础,以其流布阐释物质现象,否定了鬼神的存在,进而肯定了人的主体性,从人自身的角度阐述了古典物质观的生命机制。《内业》强烈地批判了当时泛滥的有神和迷信思想,表现出浓厚的无神观特色,为中国无神论的发展汇入了重要思想资源。对于《内业》,应该从无神论研究的视角给予更多关注,并确定其在中国无神论史上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