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兵 《法音》2007,(12):4-11
诸法无我,为佛法三法印的核心,此所谓无我,应为真俗两大方面的统一。就真谛言,无我之"无"所否定的,是众生误认的即五蕴、五蕴中、五蕴外常一自宰之"实我",此实我非有;就俗谛言,假我非无,此  相似文献   
12.
无我思想是佛教区别于别教的核心主张,无论大乘、小乘理应都不违背。而四相(四见)是对“我”的四种妄执,与无我思想相牴牾。然而,鸠摩罗什所译《金刚经》的一句经文,却明言小乘信仰者执著于四相。在《金刚经》的六大汉译本中(1),只有罗什译本与义净译本如此翻译,其余四个译本则将小乘信仰者与执著四相者并列,而现存梵本也支持这四种译法。那么,出现这种差异到底是因为翻译不同,还是因为彼此所据梵本不同?有无可能存在一种与什译吻合、直指小乘人执著四相的梵本?本文尝试从《金刚经》现世时的印度社会思想状况及佛教自身的处境出发,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无论这种梵本是否存在,当时的印度大乘佛教都具有破外斥小、标立自宗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3.
佛教生态观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佛教界十多年来关于佛教生态观的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回应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基本理念,从传统佛教经典、教义中挖掘、整理佛教生态观的相应内容,从佛教整体观、无我论、生命观、内在价值论、慈悲观、净土观、传统佛教生态伦理实践等方面大体勾勒出了佛教生态观的整体轮廓。不足之处是缺乏理论深度,未能把握佛教生态观区别于西方生态文化观念的理论特质,从佛教理论自身的观念出发建构具有佛教自身特质的生态理论体系。相比较而言,港台佛教界关于佛教生态观和环保实践的讨论更为深入。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杨惠南关于建立人间佛教的深层生态学的主张、“心、境并建”的环保实践观念,以及杨惠南、林朝成等对佛教环保实践社会政治层面的关注等。其研究从大乘佛教理念出发,不仅是对当代佛教生态观和环保实践的批判,而且触及到传统佛教偏重心灵解脱,忽视外在环境建设的偏向,相对而言更深刻、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引言当前,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时代课题:现代人正走在精神虚无与癫狂的边沿,在不确定性、焦躁茫然、放纵空虚的生活状态中,痛苦的心灵需要慰藉,脆弱的生命需要安顿,平面化的精神需要从物  相似文献   
15.
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自我意识发展的轨迹来诠释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认为从自我意识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中西方自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心理学将自我视为精神发展的核心,是“惟我”的;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则认为执着于自我将阻碍个体发展,心理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对自我的超越.因而是“无我”的。自我研究方法的差异,表现为寻找自我实体的西方实证方法与可以深入自我背后本源的东方式禅定。  相似文献   
16.
无我唯法论在法相唯识学中与万法唯识论同样重要。瑜伽行派经论继承阿含经五蕴非我说;通过分析诸蕴所显所依我事,不再限于有情主体而明确法无我义;并以“依相立法”的方法确立的无我后所唯之圆成实相所显清净之法。  相似文献   
17.
王源 《佛教文化》2016,(1):98-103
备具、烧水、选茶、冲泡、分茶……一双莱荑在茶具中轻巧地翻飞,如一只南国飞燕优雅地穿梭在早春的柳枝间。一身素色衣袍、挽着头发的清丽女子,眉眼低垂,专注地摆弄一套茶具,恍若无我。  相似文献   
18.
学诚 《法音》2012,(3):42-49
时光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年轻时勤奋努力,未来就会有所收获。一个道场也是如此,现在做了什么,以后就会得到什么。就如俗话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任何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现在有许多优秀的青年人出家,也有很多素质比较好的善男信女护持佛法,这些都是有原因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佛法。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文化中,以诗词唱和参禅悟道是司空见惯的,平庸之作居多。但历朝历代累积下来,佳作也不乏。平庸与出色的差别,一是有无新意,二是有无意义。有新意当然也就有了意义,常可传世;但虽无新意却有意义,也可传世。世间法就是如此。以新诗写佛教思想情绪更不容易,要有字外的功夫。本刊封底的一首和栏内的一首,颇有韵味,希望有更多的诗友尝试写这种小诗、短诗,用心血沤岀的诗匪卵?  相似文献   
20.
荣耀归主     
单信 《天风》1997,(10):45-45
“荣耀”一词不是一般世俗意义上的“体面、光彩、出人头地”等,圣经中讲到神的荣耀时,指的是:(1)神向人显现时有一种耀眼的光辉(参徒22:11),(2)神藉着奇妙的作为,显出他的荣耀(参出15:6),这荣耀是神的特性、本领。代表神的大能、奇妙、伟大,超乎人之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