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禅宗是心智科学,以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特殊方式启迪人的本觉智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本来是无挂碍的、不能以任何思维模式局限的,然而唯其如此,才更显出禅宗文化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对中国水墨画意境的升华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2.
著名的流行音乐之王Michael Jackson(迈克尔·杰克逊)1958年8月29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2009年6月25日因心脏停搏在洛杉矶逝世.由于他的美德、成就、才华、贡献等多方面原因,他的逝世很快让全世界近30亿人为之震动.  相似文献   
133.
自东汉以来,多数易学家认为<杂卦传>末尾八个卦存在错简.其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是这八个卦不依"二二相耦,非覆即变"方式排列;二是这八个卦的<杂卦传>传文也不叶(协)韵.然而,虞翻、干宝等则以为,此八卦不依"非覆即变"方式而成杂乱排列,体现了某种深义;另有一些通音韵的易学家也考证出相反结论,认为<杂卦传>末尾八个卦是叶韵的.所以,简单地以是否按"非覆即变"排列和是否叶韵来考察<杂卦传>的错简问题,是靠不住的.当代学者对<杂卦传>错简说做出了进一步的证明与推测,但理由同样不能成立.前贤对于<杂卦传>错简问题之所以争论不休,原因在于对<杂卦传>内在的象数结构与规律及其体现的深层思想缺乏认识.<杂卦传>卦序效法的是昼夜变化之道,依其内在的象数结构,可分为上、下、杂三篇,表明<杂卦传>的传承是完整无缺的,"错简"说不能成立.<周易折中>针对<杂卦传>提出的互卦与循环互卦的观点,也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4.
平庸之恶是阿伦特在反思纳粹暴行时提出的现代恶的一种新形态。阿伦特将平庸之恶的出现归因于社会大众普遍陷入无思状态而造成的集体道德崩溃与沦丧。然而,从伦理行为的思与行的辩证关系看,阿伦特对平庸之恶的分析虽然直击要害,但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她主要是从“知”或“思”的层面来分析纳粹之恶,而没有从伦理之“行”的维度进行分析。针对以艾希曼为代表的纳粹之恶,仅仅从无思的层面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无思的道德反思难以解释纳粹德国的制度之恶以及恶之代理人(艾希曼)的伦理责任,也不能探索与剖析奥斯维辛事件的真正面目,这也是阿伦特在提出平庸之恶后招致众多批评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阿伦特的平庸之恶虽然触及了纳粹制度之恶的无思的普遍性维度,但却极易遮盖道德个体行为的责任与行动,从而将道德之恶这一复杂问题简单化和平面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阿伦特对纳粹之恶的伦理反思更接近康德主义的普遍性之思,而远离了黑格尔意义上的伦理主体的责任与行动。后现代主义伦理学家赫勒和鲍曼将平庸之恶追溯至个体的道德行为及其责任的哲学反思则弥补了阿伦特无思的平庸之恶的思维缺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推进当代伦理学有关恶的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135.
后见之明指后见判断(可得益于事件结果反馈的判断)与先见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其研究范式大体可分为两类,假定型设计和记忆型设计。后见效应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文章对后见效应的研究范式、研究结果、及其有关理论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其应用价值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36.
徐湘霖 《法音》2001,(9):26-33
不论是科学、哲学或是宗教,都要对心与物、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出回答,关于我们头脑中的印象同现实世界究竟有怎样的关系问题,宗教家也许比科学家和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更加饶有兴味。境,唯识学上是指识所认识的对象,但它又与我们日常经验所感知的不同。在日常感觉中,认识对象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然而,在唯识论者看来,认识对象不是指客观存在物,没有独立性和实在性,不能规定为自在之物。世间一切现象的存在,都不过是我人心识所显现的影相而已,这是因为心识具有识变功能,能变现一切境(对象)…  相似文献   
137.
释海印 《法音》2001,(10):21-23
佛教历史是一部佛教教育与传播的历史。世尊之所以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人本的教育家,是因为他不但教导众生怎样生活得好,怎样得到究竟的幸福,怎样去觉悟,明明白白地认识到世间的实相是无常、苦、空和无我,而且还教导众生如何去做一位解脱的圣人。在佛教看来,众生之所以不能获得美满幸福与觉悟,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太多的贪、瞋、痴。所以世尊主要是教人怎么去断除烦恼,怎么去得到人生真正的美满幸福与彻底的解脱,这就是佛教教育的根本宗旨。在这次中越佛教研讨会上,我不敢主观地说越南中部高等佛学院的教育方向是获得最圆满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8.
希望是一个涉及终极关切的宗教生存论问题。康德在能够知道什么和应该做什么之后,提出可以希望什么,并将这一问题视之为宗教解决的问题,因为出于实践理性要求的至善作为希望的最终目的,由于此生的有限性而引向了不朽和上帝;正是由于人生存在的时间有限性,生死导致的虚无问题更是作为一个生存论的挑战摆在了面前,存在还是不存在将人引向了对于永恒的期待,使希望成为一个终极关切的宗教性话题;正是在对完满至善和生命永恒的希望里,打开了走向无限性的未来可能之路,在这条路上无论是要解答人类存在本身的已是和未是之间的冲突,还是要将超自然的末世期盼化为开启崭新当下的起点,希望都是一种自由而超越的行为。它来自于希望者,即具有自我有限性意识而试图超越之人的自由存在本性。  相似文献   
139.
孟德斯鸠是西学东渐过程之中的一座重镇,其影响之大自不待言。然而其崇高的思想地位与其充满矛盾与纰漏的理论体系之间却形成了令人难解的反差,并且这一反差最终还是难以逃脱思想史研究者的注意。萨拜因、弗格林、柏林、史珂拉、潘格尔与墨农分别以不同视野、不同视角与不同方式对孟氏作出了不同的解读,但是问题意识的差别导致前四位仍然难以回答孟氏崇高理论地位的来由,而古今视野的引入则使得后两位的研究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孟氏的根本问题至少是难出了自己的答案,并为进一步的反思与追问提供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0.
国际社会盛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政治集中和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害的。中国经验否定了上述观点。以发展中国家经济为对象的发展经济学亦无法解释中国经验。它曾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