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刘丽  白学军 《心理学报》2016,48(9):1093-1104
采用前线索范式, 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注意控制定势和线索类型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搜索颜色奇异项目标或突现目标, 涉及较弱的注意控制定势, 结果表明, 突现线索在作为匹配线索和不匹配线索时都能捕获注意, 而颜色奇异项线索只有在作为匹配线索时才能捕获注意。实验2要求被试搜索具体特征的红色或白色目标, 使被试建立较强的特征搜索定势, 结果表明, 颜色奇异项线索和突现线索在作为匹配线索时都能捕获注意, 但是在不匹配条件下, 颜色奇异项线索被抑制了, 而突现线索不能捕获注意; 实验3采取go/no-go范式, 要求被试对红色目标进行反应, 对白色目标进行抑制, 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线索-目标时间间隔来进一步考察注意捕获的机制, 结果表明, 在600 ms间隔下, no-go突现线索被抑制, 而对于go颜色奇异项线索来说, 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 注意捕获效应减少。结果与相倚捕获假说和抑制独立捕获假说不符, 支持注意转移假说: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通过把注意从和目标不匹配的特征位置转移发挥作用; 颜色奇异项线索和突现线索的注意捕获机制相同, 但是突现线索相对于颜色奇异项线索来说, 在与目标不匹配的条件下, 更容易捕获注意, 更难被抑制。  相似文献   
282.
胡艳梅  张明 《心理学报》2016,48(1):12-21
采用工作记忆与视觉搜索双任务范式, 通过操作匹配试次出现概率来诱发不同水平的认知控制动机, 考察了基于记忆的注意引导过程的时程特点。结果:记忆匹配刺激首先诱发了N2pc成分, 随后诱发了与抑制过程相关的差异正波。并且, 认知控制动机水平越高, N2pc波幅越小、潜伏期越短; 抑制性差异正波波幅越大。结论:基于记忆的注意引导过程包括早期的注意捕获和后期的注意抑制两个阶段; 其效应量和时程受到认知控制动机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283.
在三个实验中, 我们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考察了在简单特征搜索任务和客体内联合搜索任务中任务维度干扰项的同质性(或称一致性, homogeneity)和任务无关维度干扰信息的同质性对视觉搜索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1) 任务维度干扰信息的同质性与目标存在性之间交互作用的神经机制; (2) 任务维度干扰信息的同质性与任务无关维度干扰信息的同质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3) 上述神经机制在不同类型的视觉搜索(特征搜索和联合搜索)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284.
综合认知模型(Integrative Cognitive Model, ICM)整合多个相关理论, 探讨在敌意情境下不同特质愤怒水平的个体反应性攻击行为出现差异的内部认知机制, 构建了敌意解释、反思注意和努力控制三个核心认知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具有结构清晰、易于操控等特点, 对该领域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索具有启发意义, 并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该理论仍缺乏囊括更多因素的综合实证研究支持, 以及有关的神经生理研究和心理干预探索, 这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85.
注意水平对视觉工作记忆客体表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单探测的变化检测范式和注意分配程序,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由相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和由不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方式,以及注意对其的作用。实验1用双色框作为客体,实验2用不同颜色的形状作为客体。被试为27名大学生。结果发现,由相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在工作记忆中只能以单一特征为储存单元,且这种储存不受注意水平的影响,可能是一种自动化的过程;由不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客体在工作记忆中能以整合形式表征,但是这种表征需要集中性注意的参与。该结果表明,在知觉过程中整合起来的信息在储存到工作记忆的过程中时,仍需要消耗注意资源。  相似文献   
286.
返回抑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建中 《心理科学》2003,26(2):326-329
Posner和Cohen( 1984 )发现对空间某一位置进行线索化 ,在线索开始呈现到靶子开始呈现的时间间隔 (SOA)约等于或大于 30 0毫秒时 ,被试对线索化位置上靶子的反应时长于非线索化位置 ,出现抑制效应。他们称之为返回抑制 (inhibitionofreturn ,简称IOR)。返回抑制的实验范式是在外周位置线索化后 ,间隔一段时间 (在此间隔时间内可插入也可不插入中央注视点线索化 ) ,然后靶子呈现在线索化位置或者非线索化位置上。早期返回抑制的研究涉及其特性和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 ,近期则倾向于将返回抑制和其它实验范…  相似文献   
287.
线索有效性对儿童返回抑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彦  苏彦捷  王甦 《心理科学》2003,26(5):778-783
采用通常的线索—靶子实验,来考察不同的线索有效性对儿童返回抑制的影响。所用的外源性线索分高有效性、低有效性和非信息性三类。儿童被试在实验中的任务为觉察圆形光点后即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结果表明,7岁、9岁和11岁儿童在高有效性和非信息性线索条件下均出现返回抑制;但7岁和9岁儿童在低有效性线索条件未出现返回抑制,而11岁儿童则出现。这些儿童的实验结果有别于成人。结果提示,7岁、9岁和11岁儿童的返回抑制是在外源性线索的作用下自动出现的,具有反射性质;但7岁和9岁儿童的返回抑制仍受线索有效性的制约,而11岁儿童返回抑制的发展已不受线索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8.
乔建中 《心理科学》2003,26(6):1127-1127
在普通心理学书籍中 ,谈到情绪与心境的区别 ,往往仅限于概念的范畴 ,很少从它们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上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差异。其实 ,在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上、在对归因的限制程度上、在对注意的影响方式上、以及对态度的改变作用上 ,情绪与心境都有着明显的区别。1 信息的确定效应  情绪与心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通常取决于其所伴随的主观体验 ,而其中的有效变量又取决于主观体验中所传递的信息。从信息的角度来看 ,情绪与心境有着明显的区别。情绪的产生通常由具体刺激物所导致 ,因而其体验中有明确的反映客体 ,并且在意识上是清晰的、…  相似文献   
289.
张福娟  江琴娣 《心理科学》2003,26(6):1119-1120
1 游戏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早期诊断、治疗和教育中的作用  游戏在普通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也充分体现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教育中 ,而且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游戏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教育中还有其独特的作用 ,尤其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教育中更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1.1 为学龄前特殊儿童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目前 ,在普通幼儿园就读的学龄前特殊儿童中不少为中、重度残疾孩子 ,由于受先天或后天某些因素的影响 ,使其在身体、智力、情绪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缺陷 ,特别是语言发展的障碍使他们很难与教师及其他儿童进行沟通 ,教…  相似文献   
290.
注意资源理论及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注意的资源理论是注意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介绍了注意资源理论中的“总体任务资源”和“特定任务资源”两种理论,比较了二者的差异、各自的优势以及理论局限性,并提出了关于注意资源理论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