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曾子天圆》的“品物之本”论,认为阴阳精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并且把这种自然观运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进一步得出了阴阳规律是社会发展基本动因的结论,从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社会观。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对孔子晚年哲学思想的超越,其源头溯之于《易》。  相似文献   
192.
虫唱     
去药店的路上,与一个卖蝈蝈儿的汉子擦肩而过。毒日头下,他挑着两座闹嚷嚷的山,引得路上几个小孩子拽着大人朝他跑。我本无心购买他的货物,却倏然想起了一个怪怪的名字——"驴驹儿",兀自笑出了声。"驴驹儿",是我冀中老家对  相似文献   
193.
194.
陈茉 《宗教学研究》2001,(3):115-118
儒学究竟是一种社会伦理还是一种宗教,在学术界有一定的争论。本文以儒家经典《论语》为对象,考察了其中的天命观、神灵观,认为儒学有对神圣物的明显的信仰。因此,儒学是宗教。  相似文献   
195.
我读初中时,女生宿舍区经常有人丢失胸衣和内裤。刚开始时没人相信那是被人偷走的,也许只是哪阵风把它刮丢了呢?再说谁会偷这些东西?直到有人亲眼看见偷内衣的那名男同学后,大家才一下子感觉义愤填膺:平时看上去老实巴交,为人不错,想不到竞如此下流无耻!更不曾想,这名男生还“恶习”不改;虽  相似文献   
196.
《佛教文化》2023,(1):50-51
渐渐养成一个人独处的时光,这样的日子,才不会有过多的打扰和左顾右盼,一个人一台车,静静的去看、去听、去对待世界、去思考人生。不要再有别的。与云作伴,为佛当差,这样就好。不用和陪你的人去找话,安静地独对自己,自然无语,天马行空的坐着,让脑子完全没有余物地释放一下,独享突然而至。  相似文献   
197.
陈林 《宗教学研究》2005,(3):135-139
僧肇<物不迁论>既非老庄玄学"主静论"的孑遗,亦非小乘"性住说"的翻版,相反,该论通篇贯彻了中观般若本旨,论证诸法自性本空、环去亦不来的"物不迁"真义,无愧于其"解空第一"、"玄宗之始"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98.
郭象立足于传统的内圣外王之道,在玄学会通儒道的时代背景下,对圣人人格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认为圣人具有无心顺物、游外冥内之德。一方面,传统的儒家圣人被赋予道家的自然性情,成为被老庄化了的圣人;另一方面,又为传统的道家圣人赋予了积极有为的品格,消解了其超越避世的特征,从而在理论上将内圣与外王合而为一,解决了魏晋玄学中超世与入世、方外与方内、有为与无为、名教与自然等重要理论的内在统一问题,为儒道会通提供了多重视角。虽然郭象的圣人人格论有违庄子的原意,但在诠释学的视域中则有其正当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9.
林玉解  吴新望 《天风》2015,(2):18-20
<正>经文:诗116:12-19当你的生活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活时,你所做的每件事都将成为崇拜的行动。在旧约中,以色列人向神献上他们的牛、羊、鸽子;在新约中,《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参来13:15)。彼得说要"藉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参彼前2:5);保罗劝勉"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参罗12:1)。对于圣乐侍奉的人来说,怎样的侍奉才是更美的?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200.
苟东锋 《哲学动态》2023,(10):76-84
20世纪40年代,张东荪和梁漱溟曾在中西哲学比较的背景下提出“中国人极有事的观念,且或化物为事”,“西洋人极有物的观念,且或化事为物”。这说明中国传统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事”的哲学。无独有偶,当代学者赵汀阳和杨国荣等不约而同地重提“事”观念,并分别构思出“事的形而上学”和“以事观之”的哲学进路。可以发现,一种现代“事”哲学已然形成,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在现代“事”哲学的建构中,一个重要却未被重视的问题是“事”观念的古今之变。传统“事”哲学未能重视由“物”观念所主导的事实维度,从而偏向了价值维度。在“古今中西”的视域中,现代“事”哲学则要求一种扬弃了“物”的“事”观念,进而以之沟通价值和事实,使之不堕入任何一偏,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观念。尽管如此,就中国哲学传统中亦存在一种正视且反省“物”的暗线而言,现代“事”哲学也处于中国哲学传统的延长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