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儒家仁学的建立是孔孟对人类理性之觉醒的巨大贡献,孔孟奠定了儒家仁学之基础,却未封闭仁学之体系。宋代新儒家程朱等人继承了孔孟仁学的基本精神而又作了重大改造与发展:他们将孔孟的道德情感之"仁"升华为道德之本,将孔孟的道德条目之"仁"提升为道德宗元,将孔孟的主体精神之"仁"扩展为宇宙精神,将孔孟的个体生命力之"仁"发展为宇宙生生之德,儒家仁学因此而由道德伦理学升华为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82.
荀子“刑”、“德”思想自有其独特的学术品格,但溯其源流,大抵远绍周公“明德慎罚”思想,近承孔子“为政以德”、“先教后诛”思想,下启董仲舒“德主刑辅”思想,诸多思想与表述甚至直接袭用《尚书》等书、引证孔子等语录事迹,在先秦儒家刑德思想发展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3.
在《淮南子》糅合“法”、“德”、“俗”的治道思想中,蕴涵了“反秦/袭秦”(对“法”的改良)、“倡道德/斥礼乐”(对“德”的期待)并存的内在特质,同时,还对风俗在民间社会中的教化、规范功能有着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84.
福建佛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思政课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作用,健全内涵式发展,立德树人,积极挖掘自身优势,铸魂育人,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一、明确育才要旨,提高思政课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中的重要位置福建佛学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85.
由美籍华裔穆斯林闪目氏·仝道章先生穷十七年之心血,翻译、详注的中阿文对照本《古兰经》已由译林出版社在南京出版。这个译本被公认具有以下特色:(一)采用中阿文对照形式编排,特别是将阿拉伯文按节次分行排列,更为醒目,  相似文献   
86.
"佛本之争"后的本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松德赞时期,是佛教与本教的斗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佛、本之间为了取得独尊的地位,进行了辩论。一般的研究认为,这次辩论的结果是本教被禁止传播。本文通过吐蕃时期的法律条文所记载的内容、今新疆地区出土的简牍资料以及吐蕃的金石资料等,证明赤松德赞实际上采取了比较和缓的宗教政策,佛本之争后本教并未受到重创。即使在佛教已经广为传播的中下层社会,本教依旧是社会宗教活动的主流。  相似文献   
87.
每天微笑着善度,对人把爱德发出。工作上主动热情,舍得为弱者付出。因为我是基督徒,就该为众人奉献服务。一言一行要活出信仰,不能让主的圣名受到玷污。  相似文献   
88.
正11月24日下午,"问道丹青"——全国道教题材美术书法名家精品展在龙虎山景区游客中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和法国、美国的艺术家5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本次共展出150余件作品,作者来自两岸四地,以及法国、美国,作品有国画、油画、雕塑、陶艺等,题材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这些作品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底蕴,围绕道家行道立德、济世利人、慈爱和同、顺应自然、崇俭抑奢、清净恬淡、抱朴守真、天人和谐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89.
《周易·象传》是对《周易》卦象和爻辞所作的解释,实乃存性明理、修身养德、安定民众的典籍,是一部圣人"学易,可以无大过"的教化之书。《象传》极力主张设立教化以化民成德,并与不言之教、无为之化共同构成人文教化的根本途径。强调个人的修身明德,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又特别重视培育圣贤君子人格,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原则,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0.
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建功立业:不一定要功勋盖世,至少能留下立言、立功、立德的三不朽事业。人人都希望有功于社会乡里,可惜很多人求功好利,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