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91.
余进江 《现代哲学》2017,(2):122-127
德、位乖离是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理解孟子道统论的切入点。面对德与位的现实矛盾,孟子相较于孔子表现出更多的妥协,其表现就是以“仁政”代替孔子的“德治”主张,在承认道统与政统背离的现实无法改变的状况下,希望政统接受道统的裁制与指导。然而这就必须提高道统的地位,确立其独立性与至上性。孟子采取的方法是构建系统化的道统理论,这种构建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其一,通过以孔子之道对政治的指导性价值代替实然的历史功业,弥合孔子有德无位与上古圣王德位双全的差异,将孔子确立为传道之圣人,以确定道统相对于政统的独立性;其二,以道统传承的严整的时间形式,表明道统具有天命性质,以确定其至上性。  相似文献   
392.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在宗教问题日益凸显、宗教工作任务愈加繁重的今天,认真学习领会并切实践行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3.
《学海》2017,(6)
在以经世为方向重建道统之后,顾炎武特别重视风俗教化。他的风俗研究将历代风俗变迁与天下兴衰治乱联系起来。他考察了清代之前的风俗,将教化与风俗结合起来,强调教化对于保持风俗淳美的重要性。顾炎武旗帜鲜明地指出,"保天下"重于"保国",并且人人有责。要"保天下",就必须从人伦风俗和教化角度思考天下问题。他认为明亡的原因,主要就是风俗的败坏。为推行风俗教化,顾炎武突出了耻德的重要性,认为知耻是教化的前提。只有士人有廉耻,天下方才有风俗。  相似文献   
394.
培训事工     
《天风》2010,(11):33-34
<正>吉林省培训中心朝鲜语神学班成立并开学吉林省基督教培训中心朝鲜语神学班于2010年9月8日在延边州基督教培训中心成立并开学,本届神学班学制三年,学历为神学专科。30名朝鲜族学员是来自延边州8个市县的基层教会,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22岁,大部分已经在教会侍奉多年。神学班的成立为广大  相似文献   
395.
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德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大历史阶段,与这两大历史阶段相伴随的是“权制”和“法制”两种基本制度.权制是建立在人的等级关系的基础上的,也是人的等级关系的保障.法制是以人的平等的设定为前提的,反过来,又以对人的平等等人权的维护为其基本功能.现在,人类正走向后工业社会,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人的共生共在是制度建设的基本前提.因而,建立起一种既不同于农业社会也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德制”(道德制度),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自觉承担起来的任务.德制建设不是精英创制的过程,而是在真正民主的途径中由民众在合作实践中加以创制的.  相似文献   
396.
曾小昌 《天风》1994,(12):16-16
莆田县店头基督教堂(简称“店头堂),座落在一个偏僻的半山区。1000多名信徒散居在5个行政村。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利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曾被列为贫困地区之一。 如今,复兴教会的春风正吹拂着落后沉寂的山乡。近几年,许多不愿与贫困“结缘”  相似文献   
397.
一、引述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象宝塔之巅的明珠,永远光耀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养生,医学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人体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