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对《论语.公冶长》篇"性与天道"一章的诠释,历来注解者有众多不同观点、不同层次的讨论。其中所含问题有三:其一,"言"、"与"二字的词性问题,有视"言"为动词、"与"为连词者,有视"言"为名词、"与"为动词者;其二,文章与性、天道之关系问题,有视其为二者,有视其为一者,亦有视其为一而二、二而一者;其三,夫子是否言过性与天道,子贡是否闻过性与天道?其解说更为复杂,不仅有言与不言之分别,亦有听闻与不听闻、得闻与不得闻之争议。  相似文献   
42.
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一种声音,后殖民圣经诠释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塞哥维亚是这一批判理论的先驱者之一。本文论述了塞哥维亚的后殖民圣经诠释,突出他由文本到读者的范式转移,以及关于离散者的诠释学。塞哥维亚始终强调多元性与全球视域,关注西方世界边缘的少数族群,并努力呈现他们的现实与经验,体现了作为文化批评家的担当。在当今批判的时代,他呼吁在对话的基础上实现对新范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来设计的,对此,道经中也有着深刻而鲜明的阐述,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明清之际儒生天主教徒论及"十诫"的著述为基础,探讨他们对"十诫"不同于耶稣会士的的诠释.文本诠释活动是建构身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关注儒生天主教徒如何通过对"十诫"的诠释而建构他们的身份,从而呈现本土文化对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植根所作的回应与贡献.  相似文献   
45.
秦际明 《哲学动态》2023,(10):85-96
中国诠释学的建构源于现代中国学术思想中的意义焦虑,即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应如何看待中国经典中所展现的思想文化传统。余敦康、景海峰、李清良等学者认为可以借鉴西方诠释学的理论方法来建构中国诠释学,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将中国经典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揭示出来,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中国文化的建构作用。洪汉鼎、傅永军等学者则力图借助西方诠释学使中国经典中的传统思想经过哲学化后进入普遍的世界哲学,融入其所理解的现代性。二者对哲学普遍性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从20世纪所流行的现代化思潮转向比较视野下的文明论是中国当代学术界的重要趋势。中国诠释学的建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诠释学本身不是思想表达的主要理论形式。中国话语的当代建构有赖于对文明结构的深刻把握,而诠释的技艺是促成此项思想创造的有力工具。因此,无论是弘扬中国传统经典,还是将中国传统经典作现代性转换,事关思想本身,而非诠释学理论所能负载的使命。中国经典诠释如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重思其普遍性的文明意义,是现代中国经典诠释学建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6.
面对西方近现代的主体瓦解危机,利科坚持主体存在论,秉持批判与新构的态度对各流派进行调和,通过自身性主体、诠释、语言、反思、迂回、他者和中介等核心概念,走上了蕴含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下降”之路的主体求索,完成了对主体哲学的三重超越,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在于:首先对传统和现代的主体概念进行批判,重新构思出自身性主体的在世存在;接着从反思的原则、形式和内容等层面进行革新,视主体形成于与他者的在世交互活动中,须对蕴含在世生存经验的语言进行意义诠释才能通达主体的反思与认识;最后,利科构建了承载意义的语言中介来承担具体且迂回的主体反思任务,逐步抵达主体存在之本体的初衷。这在断裂的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诠释学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开启了诠释学的第三次转向,使得动荡的主体哲学有了坚实的此在生活世界之根,并为始源性的存在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7.
四库馆臣以儒学为指导思想,以经学为解释方式,将历代易学派别划分为“《易》之根本”与“《易》之一端”。费直、郑玄一脉的易学和儒理易及“参证史事”派,合于儒家经学的治《易》理路,被馆臣视为“《易》之根本”;孟、京之学入于禨祥,王弼易学“说以老庄”,易图学源于道教,心学易入于禅学,不合于儒家经学的解《易》方式,被馆臣视为“《易》之一端”。馆臣的这种区分及取向,目的在于使学者分清儒家经学视域中的易学诠释边界和解释方式,同时又能为各家各派的易学思想预留一定的诠释空间。但这种本末、主次的区分,不仅加深了儒释道三家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且使儒学内部的汉易与宋易之争走向了更为深入的分裂。  相似文献   
48.
晚明时期,佛法复兴。汉月法藏针对当时禅门法统混乱宗旨不清等状况著《五宗原》,创"圆相说",意图重新恢复禅宗五家各自宗旨,遭到师门批判。法藏弟子弘忍作《五宗救》维护其师之说。法藏之师圆悟作《辟妄救略说》回应,从圆相说、临济宗旨、传承法统等方面批判法藏师徒执著名相为实法。僧诤问题揭示出儒家宗法观念对于佛教丛林制度的浸染以及佛法嬗变过程中诠释创新能力的困境。  相似文献   
49.
仙家修炼,古来以外丹烧炼为究竟。唐宋大规模外丹烧炼失败,仙道方法也逐渐从摄取铅汞砂硫之凝化转向身体内部精?神之运化。此后外丹学衰而内丹兴盛,一大批新出的内丹经如雨后春笋,内丹取代外丹成为修炼主流。即便如此,仍有一部分  相似文献   
50.
十诫的文本结构与形式深受古代西亚诸法典的塑造与影响。本文探讨十诫之具体诫命的不同分法与解释,表明了不同的基督教信仰群体与流派,基于不同的神学立场,作出各自的宣称,也表明了十诫文本的历史性与开放性。十诫是历经流传过程的产物,融合了不同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