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是物理教学界的共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黄式三《论语后案》秉承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传统,对经典原义的追本溯源、对历史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礼制的终极肯定,使其成为一道别样的学术风景。《论语后案》在清代《论语》诠释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其对于礼制的回归,使得《论语》诠释重视制度层面的反思,对常州学派《论语》诠释宣扬变法改制有一定影响。《论语后案》为后世社会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规范,同时也值得当下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王阳明思想中,良知与孝是体用、本末的关系,孝仅仅是良知发用中之一事。由于王阳明良知学是从对《大学》的诠释中拈出,故随着阳明学的发展,其后学便将《孝经》纳入了良知学的体系内,以《孝经》来解释《大学》,采用以经解经的方式印证良知之说。至罗汝芳而提出以孝弟证成良知,以孝弟为良知本体,故以良知学注解《孝经》便成为必然,虞淳熙的《孝经迩言》就是晚明时期以良知学注解《孝经》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4.
交流 诠释 求同尊异——关于生命伦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命伦理学的跨文化研究,重在诠释不同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的历史轨迹,尊重道德的多元性,同时寻求共同点,以促进人类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同伦理思想的交流中形成的某种共识和趋同,是社会共荣和医学发展的需要。否定伦理观念的多元和把伦理观念多元绝对化,都无益于人类健康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人的行为活动趋于善的特性,是人类活动的价值特性。人通过教化、通过自己的价值活动,能够对自己的本性作出决定,能够化性起伪,决定自己是什么人或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建构一个道德价值意义的世界,使自己获得作为诠释的诠释视域。同时,在一个多元性价值观念的世界,对于事物产生误解或理解分歧的可能性直接要求诠释学的在场。诠释学的理解要求一种回到前理解的共享性前见中去,在这个意义上,人具有作为伦理诠释和诠释理解的双重身份。伦理学与诠释学的内在贯通,从根本上看,在于它们都分有着实践理性的特性。这种实践理性体现在,普遍的东西的具体化。换言之,是普遍性知识与具体实践情境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很受欢迎。开设这两门课的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日前来京宣传新书《幸福超越完美》。他在接受采访时称,积极心理学的实质其实是在诠释《道德经》的精华,因此他呼吁中国读者认真阅读《道德经》。  相似文献   
17.
朱汉民  刘觅知 《中国哲学史》2012,(3):101-108,129
王船山以毕生精力从事学术研究,留给后人的是一个既有深厚中国文化传统、又有超前时代意义的思想文化体系。湖湘知识群体通过对船山思想的多元性诠释而实现自身文化体系的重新建构,船山思想也为不断演变发展的湖湘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8.
子学和经学     
从诠释学观点考察汉代新经学的建立和性格特征,可以证知,董仲舒《着秋繁露》新儒学哲学、人学体系的建立,是汉代新经学得以成立并成为汉代政治、伦理、道德、学术之全面指导思想的关键。董仲舒所以成功,除了政治和时代的风云际会,实有赖于其抓住了"人"这个根本,喊出了"人为贵"的响亮口号,并成功地完成了对先秦诸家学说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对“感物言志说”的诠释只满足于揭示其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满足于描述现象,而忘记了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在“感物”之后必“言志”,为什么又在“言志”时必然要诉诸歌与诗?揭示“感物言志说”中所包含的“物→心→诗”的这一活生生的过程的同时,对“感物言志说”进行一番全新的诠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黎汉基 《中国哲学史》2020,(2):33-39,70
皮锡瑞以“借事明义”概括《春秋》大旨,是一项错误而又有待辨析的学术主张。承认“事”的次要性、工具性和可阙性,不意味必须接受“事”的可伪性。皮氏的举证不能证明孔子和《公羊》作者同样允许“事”的假托,论证欠缺说服力。此外,“借事明义”的观点不见得符合经传的内容,掩盖了《公》《穀》二传也有强调史实的一面,因此不宜把它视作指导经传解读的有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