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吴畏 《哲学动态》2023,(3):117-126+129
作为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基本内核的算法显现出独特的内在演进逻辑。对这种逻辑的分析和阐明不仅有助于澄清算法的认识论本质,而且有必要和可能建构某种算法认识论来深入思考它的发展和变革。基于不同理论框架对算法所作的一些定义、解释和反思已经提出了关于算法的三个重要认识论问题。第一,算法无论是作为结构化编程还是一种社会-技术系统,为何都存在着认识不透明性。第二,AlphaFold的出现是否表明算法完全可以成为一种科学发现新逻辑。第三,算法的形式化推理能否超越像常识这样的非形式逻辑而变得更加“智能”。从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中可以得出算法认识论的三个基本论题:局部认识透明性、算法发现逻辑和常识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812.
正张岱年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有一篇重要的文章《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发表于1935年4月8日的《国闻周报》。该文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系列问题,如应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应有什么样的应对社会危机的态度、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理想等,都作出了深入分析。这篇文章连同这一  相似文献   
813.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以文约义丰的五千文字,构建出内蕴丰富、朴素深刻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宏大框架,成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思想文化和社会治理发展的智慧之矿。时至当下,《道德经》思想在多领域多学科仍被人们广泛借鉴和吸纳,究其关键就在于文化传承的力量。众多现代经济学实证研究证明,文化因素对经济治理的影响不容忽视。而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会对宏观调控与治国政策产生重要的启示作用,彰显出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814.
伯曼指出:对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虚无主义力量,马克思的理解要比尼采深刻的多。然而,尼采和虚无主义的内在关系已经昭然于天下,马克思的相关思想却因种种原因而被遮蔽和耽搁了。现代人精神上的死亡状况表明,从马克思哲学的角度探寻虚无主义蔓延的根源乃是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815.
《逻辑学研究》2011,(4):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816.
817.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宗教治理是我国互联网空间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在数字文明建设进程中,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强互联网宗教治理,化解或降低互联网宗教风险,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这是时代之问,对之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笔者拟围绕着数字化时代的“信息茧房”风险与互联网宗教治理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空间治理理论,从国家治理逻辑、依法治理逻辑、综合治理逻辑、技术治理逻辑和网络空间行为主体治理逻辑五个维度,提出建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治理的实践体系,高效精准治理互联网宗教,可以有效将“数字风险”转化“数字机遇”,防范化解互联网宗教领域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818.
"事件"的概念引导我们对"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一命题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审视。长久以来,目的论的连续性图景构成人们思考这一命题的惯性思维,而对于从必然性中逸出的偶然性,人们并未在理论上给予充分的解释。本文结合本雅明、巴丢和德勒兹的哲学,借助"突变论"的理论成果,试图对黑格尔意义上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进行解构,以期在新的基础上使二者重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19.
人们为了说明某一问题,总要寻求 一定的理由,即用以 支持论 题的论据。然而在严肃的证明过程中,理由有时会使人不禁发笑,提供理由的人也时常令人 啼 笑皆非,于是便产生了一簇别具风味的笑话──关于理由的笑话。请看:罗德里格斯先生 看 到他儿子考试不及格的成绩单,决定  相似文献   
820.
《学海》2016,(4):110-113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也达成了不少共识,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就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历史意义而言,我们要批判地借鉴国外思想家的理论成果,扬弃资本逻辑,落实和谐理念,关注民生,构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理论体系;就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指向而言,我们要立足于全球化背景,立足中国联系世界,立足现实、审视传统、面向未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不断接近空间正义的目标;就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与路径选择而言,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共生、空间共享、公平正义的目标,要结合中国国情,科学规划,形成合理的城市格局以及处理好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问题,形成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