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回顾性分析11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 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前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资料,结合术中所见,对比分析MRTA中责任血管与术中所见的差异,探讨MVD术前MRTA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谢炳国 《天风》2014,(10):58-58
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大学于13日上午举行2014年新生开学典礼.校长王恩哥在这堂开学第一课上,送给新同学八个字:“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并勉励新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做精益求精、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金秋九月,莘莘学子月,各大高校纷纷进入开学季.近年来,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一些知名大学校长的演讲稿,更是迅速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受到广泛追捧.  相似文献   
63.
使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天津市6所高校的1200名新生进行测量,从而在心理适应上对独立学院新生与普通本科、高职学院新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独立学院新生的适应状况要好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新生,特别是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上,(2)独立学院新生的适应状况与高职学院新生的适应状况比较接近,仅在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满意度上好于高职学院新生。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对563名大学新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新生以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为主;在幻想因子上,性别和专业的主效应显著,女生得分比男生高,文科学生得分高于理科学生得分;在自责因子上,专业主效应显著,文科学生得分高于艺术体育类学生;在求助因子上,生源地的主效应显著,城市大学新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结论:大学新生更多地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幻想的应对方式;文科学生比艺术体育类学生更多地使用自责的应对方式;文科学生比理科生更多地使用幻想的应对方式;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少使用求助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5.
该研究采用颜色词的stroop研究范式,探讨了积极、消极情绪诱导下,大一新生对积极、消极、中性三类颜色词的反应时辨别差异与错误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消极情绪诱导下,高心理弹性个体在消极词汇上表现出较快的反应时;在积极情绪诱导下,高心理弹性个体在积极词汇上表现出较快的反应时;内隐实验获得的情绪反应倾向与心理弹性量表所测的外显情绪反应倾向趋于一致。结论:高心理弹性大学新生具有较多的积极情绪。  相似文献   
66.
大学新生生活困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尝试对大学新生的生活困扰问题做一个初步的调查。在广州市某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末对 2 97名新生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 :( 1 )大学新生的生活困扰涉及人际关系、专业与职业期望、独立生活、资源信息利用和学习等五大方面。 ( 2 )平均而言 ,大学新生明显感到困扰的三个方面依次是资源信息利用、人际关系和学习方面 ;而在专业与职业期望和独立生活两个方面没有感到明显的困扰。 ( 3 )在上述新生生活困扰的五个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 :大学新生的生活困扰问题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7.
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教育内容确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友荣 《心理科学》2004,27(5):1242-1244
对大学新生实施入学教育几乎是高等院校的一件例行性事务,本研究对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负性生活事件进行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并依据负性生活事件确立了相应的新生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对大学新生实施心理教育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适应能力,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68.
初一新生学习适应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初一新生学习适应规律和特点,采用“初中生学习适应问卷”,追踪调查了450名初一新生。结果表明: (1)初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发展呈“V”型趋势,即入学后第一个月没有明显的不适应感,入学后两个月左右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感,四个半月后又有所好转; (2)新生学习适应性在性别、生源地区、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学校和教师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二、三个月加强学习适应指导。  相似文献   
69.
为了考察父母、同伴依恋与希望的纵向关系,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与希望量表,对1283名大一学生进行为期一年共三次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三次测量的父母、同伴依恋均与希望存在正相关;(2)交叉滞后模型表明,父母、同伴依恋与希望均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3)基于性别差异的分组模型分析表明,仅同伴依恋与希望的横断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相关系数显著大于男生。研究揭示,依恋与希望存在稳定的横向相关关系,并且依恋与希望存在相互预测的纵向关系。  相似文献   
70.
大一新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了解大学生对自身需要的特点及其性别和专业的差异,有利于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采用时建朴和王瑾提出的大学生21种需要分类,对哈尔滨市某高校大一新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一新生最重要的的需要依次是心理素质的需要、知识能力的需要、自立的需要、求职的需要.而最不重要的需要依次是性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助人的需要、躲避伤害的需要.大学生的自身需要特点在性别和专业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自身需要特点在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进取向上的.大学生的助人需要强度较低,为求职而盲目追求各种证书的需要强度较高,应引起高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