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由中国道教协会和广东省道教协会主办,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圆玄学院、台湾高雄市文化院、台湾南投县玉皇宫、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广州市道协、上海市道协、四川省道协、湖北武当山道协和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协办,广州市三元宫和香港蓬瀛仙馆承办的第五届道教音乐汇演于5月21  相似文献   
72.
本刊讯7月14日至17日,应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法师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湛如法师一行5人赴新加坡访问,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新加坡佛学院2011届留学僧毕业典礼。  相似文献   
73.
本刊讯9月13日至16日,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林长率代表团来京参访。9月15日上午,传印会长在广济寺怀远堂会见李木源林长一行,宾主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谈。秘书长王健,副秘书长张琳、卢浔、演觉法师和有关部室负责  相似文献   
74.
[天亚社·新加坡讯]新加坡一位佛僧最近向佛教徒和天主教徒分享他对玫瑰经的见解,讲述念玫瑰经如何导人修德成圣。 按净空法师的说法,默想玫瑰经的是让人放开“杂念和执着”,并在每日的生活中实践玛利亚和基督的善行,达致成全。 讲座於三月十五日在一间天主教学校举行,名为“从佛教看玫瑰经”,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暨净宗学会的顾问净空法师主要讲述欢喜五端,大约有一百七十人出席,大部分为佛教徒。 净空法师表示,在欢喜一端圣母领报中,玛利亚显示出她的谦逊,他说按佛教教义,这是最完美的德行。他透过一名英文翻译员说,这正是所…  相似文献   
75.
从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新加坡的道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凡是多神信仰,以神明、祖先、鬼为祭祀对象,以华人传统伦理道德为宗教义理,以道教斋醮科仪和扶乩降神为与神鬼界沟通手段者,都可以称之为道教信仰者。因为道教本身的包容性、宽泛性,易于出现分化的教派或教团。比如德教、一贯道等等,他们制定出自己的宗教制度、神明体系、信仰方式,是一种制度化的民间教团,也有学者称之为秘密教派。另有一些庙宇组织有着共同的神明崇拜体系、宗教仪式、道德理念,虽然制度化的形态尚不完整也不稳定,但已具备基本要素和雏形,此种信仰形态可称之为信仰群,如黄老仙师信仰、九皇大帝信仰等等。本文以新加坡的黄老仙师信仰为例,分析新加坡华人社会这一处于道教和民间教团之间的信仰群特色,并以此来探讨新加坡华人道教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6.
应意大利道教协会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孟至岭道长和编辑部副主任尹志华博士于3月4日抵达意大利卡塞塔省(Provinciadi Caserta),出席2011年道教节世界庆典开幕典礼。出席典礼的还有新加坡道教协会和马来西亚沙巴  相似文献   
77.
新加坡道教概况道教何时传入新加坡,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有学者根据碑文史料推论在1819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前后,就已经有了华人庙宇。①然而当时的庙宇,创立者和管理者都不是道士,但从所供奉的神明上来看,这些华人庙宇无疑属于道教信仰或者成  相似文献   
78.
刘叶涛  贾青 《哲学动态》2008,(2):104-105
由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和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共同举办的"2007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于10月20~21日在燕山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机构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30余位学者出席会议,并提交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9.
房赢 《天风》2009,(5):F0003-F0003
新加坡基督教会协会和三一神学院的邀请,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于2009年3月20日至27日,率领中国基督教代表团访问新加坡,受到热烈欢迎。代表团与新加坡教会的主要负责人会面,参观了教会管理的社区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80.
《学海》2017,(2):56-66
新加坡的比较价值在于它的治理方式与我国有基本的相似之处,治理体系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而且也走过了一条渐进式转型与改革之路,这种相似案例的比较在相关的案例设计和比较框架中最容易离析出量性差异或可操作性经验。两国国家治理方式变革的相同之处表现在:都是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以强国家来推进现代国家建设、推进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的进程。两国国家治理方式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包括建立责任型政府、民主化、法治化、市场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方面,新加坡的改革更早也更为深入和成熟,其特点是从强国家弱社会向国家与社会相平衡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正在沿着这一方向进行改革的中国来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