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31.
传统养生萌芽于商周时期 ,在发展过程中受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充实和完善 ,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征。养生之义在于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 ,通过祛病防疾、修身养生 ,以达健康长寿之目的。在诸多的养生内容中 ,传统运动养生亦形成了以动静观为核心的理论、方法和运动形式。1 形神兼养为传统运动养生的理论基础1.1 神为形之主 ,养生首重养神包括生命机能和精神意识在内的神是人形体的产物 ,在人体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调控生理活动的信息指令 ,使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接受外来刺激 ,产…  相似文献   
932.
为什么到手的金牌会“飞走”:竞赛中 “Choking”现象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王进 《心理学报》2003,35(2):274-281
“Choking”定义为,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其现象主要发生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重大的赛事中。本文概述竞赛中的“Choking”现象及有关的定义,并进一步讨论有关的理论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运动心理学家认为,“Choking”机制与运动焦虑有直接的联系。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Choking”的机制是,由于运动员有意识地控制运动过程,导致运动技术发生改变。理论上的分歧,使心理学家很难为运动员提出一个行之有效地预防“Choking”的方案。文章认为,当前的“Choking”理论过于简单地解释“Choking”现象,导致了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在综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一个“Choking”理论的“综合模式”。该理论模式强调多因素原则。在压力条件下,分析“Choking”机制应考虑任务特征和技术水平的因素。文章根据这一理论模式,建议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分析具体情况,选择一个适合的应付压力的策略,是可以减少竞赛中“Choking”现象的。最后,文章建议了3个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33.
杨奇庆 《天风》2003,(11):U018-U018
尊敬的丁光训主教、朋友们、同志们: 由中国基督教咨询委员会主任罗冠宗先生主编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书首发式在上海隆重举行,我代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和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对此表示热烈祝贺。再过两天就是中国基督教《三自宣言》发表53周年,因此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举行这一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4.
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陈作松  季浏 《心理科学》2003,26(4):740-740,737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引起了西方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身体锻炼与情绪变化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许多国内、外的研究支持了身体锻炼对调节消极的情绪(如抑郁、焦虑等),改善心境状态有着明显的效果。美国学者Cox(1994)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出了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基本假说,即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注意力转移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内啡肽假说、胺假说。试图从理论上解释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机制。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假说大抵存在生物观、认知观和社会文化观等三种理论倾向。  相似文献   
935.
二十世纪上半叶,毛泽东引领的社会变革中诞生的新道德与新政治,二者紧密结合,形成了新德治,包括新道德、新人格、新风尚。新德治是对古典德治传统的一次革命,而对于新时期的政治文化和道德建设来说,它又是直接的历史前提条件,是应该加以梳理和承接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936.
唐日新  张智君 《应用心理学》2006,12(2):148-154,175
对手的拦截运动的理论假设、速度伴随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1)“速度伴随效应”的机制可能在于补偿反应延迟、维持必需的注视时间、对即时运动信息的利用或时间-准确性权衡;(2)手的拦截运动指标受目标运动方向、先前任务、练习、目标大小、运动表征和策略以及双眼线索等因素的影响;(3)对拦截运动的进一步研究可在统一理论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克服研究方法和范围的局限。  相似文献   
937.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和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都将艺术看作为一次真理的去蔽。伽达默尔后期的《言辞与图像》使他在同海德格尔不相抵牾的情况下超越了海德格尔。他将存在分为三种等级:混沌、已经变成的存在和混沌向已经变成的存在的变化。变化有两种形式:精神能量和运动。运动中没有存在的真理。在精神能量的变化方式中,真理自身显现出来。艺术的存在方式就是精神能量式的变化方式。精神能量决定了艺术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938.
毛泽东、陈伯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6-1938)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导言1938年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然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史上最有吸引力的话题之一。奇怪的是,虽然这个概念在大量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研究中受到过短暂的关注,但几乎没有被置于细致入微的历史和理论分析。①大致而言,这个概念包含两个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的维度。  相似文献   
939.
李程骅 《学海》2006,(1):120-125
本文分析了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为代表的现代零售新业态对城市消费者的形塑功能,并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论证了目前城市消费“沃尔玛化”在刺激城市人消费观念转型、促进消费行为的类型化以及强化人们消费行动公益性等方面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同时也提醒要关注当今中国城市所面临的外来消费理念的挑战。  相似文献   
940.
谋求儒学的现代转换——梁漱溟与现代中国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谋求儒学现代转换的努力首先体现在他对所谓真假儒学的区分上。他认为现世所传的儒学都是假儒学,真儒学是所谓的“自己学”,他并依据自己对“真儒学”是“自己学”的解释,认为孔子创立的真儒学具有“似宗教非宗教,非艺术亦艺术”这样两个显著特征。粱漱溟谋求儒学现代转换的另一努力是援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入儒,用前者重新解释和发挥后者,从而使儒学与西方哲学实现某种程度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新孔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